第96章 電影這門藝術……(1 / 2)

7月15日,神話全國上映,首周五天票房六千八百萬,國內電影行業終於走出非典事件的影響,開啟爆發模式。

7月25日,終極鬥士上映,首周三天票房四千萬。此後大半個月,神話與終極鬥士齊頭並進。到八月中旬,神話國內票房達到一點六億,終極鬥士國內票房達到一點三億。力壓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機器終結者。由此,夕陽傳媒正式提出國內影壇暑期檔的概念。

同期其它國產片《成人禮》《變臉》和《第二現場》在夕陽導演協會看片會上拿到的評分都在6.5分以下,根本夠不上小鬼院線的排片標準。但是宋堅強拗不過它們出品方花樣百出的騷擾,叫小夕去處理,小夕一氣之下統統把那些垃圾影片排到了垃圾時段,票房成績自然慘不忍睹。

一時間夕陽傳媒壟斷論在網上不斷叫囂。廣電總約談宋堅強,然而沒用,宋堅強並不是小鬼院線負責人。宋揚又不在國內,至於小夕,顯然某些人根本不願意見到小夕,所以此事不了了之。

為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小夕授意夕陽傳媒主持人馬維維在博客中暢談她的電影觀。

“我們都說要振興中國電影事業,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怎麼拍好一部電影。電影是一門藝術,導演是這門藝術的創造者。然而我們國家對導演的要求似乎太低了一點兒,低到了沒有要求的地步。”

“比如我們創造一福畫,同樣的畫板同樣的畫筆同樣的顏料,有些人畫出來的賞心悅目,有些人畫出來的叫人作嘔。你說別人不懂欣賞你的畫,然而當所有人都不懂欣賞你的畫的時候,你是不是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出了問題?”

“觀眾買票進電影院是要欣賞一部或感動或刺激的影片,而不是看一群不知所謂的人在鏡頭下亂竄。可悲的是我們的一些導演不知改進反而無理取鬧。”

“振興我們的電影事業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然而這種努力不是把一個又一個垃圾電影往電影院裏塞,然後年底總結說今年我們拍了多少部電影比去年多了多少。不是這樣的。”

“電影行業的進步不是靠電影的數量來衡量的,而是靠電影的質量。而電影質量的好壞總有標準讓我們去參考。比如劇本的好壞,比如導演要表達的東西,比如演員的演技,比如鏡頭的剪輯,比如演員的服裝造型和舞台道具是否符合影片的時代背景,連這些最基本的都做不好拿什麼去振興電影行業?”

“你說資金有限請不來好演員,我呸!一邊玩兒去吧您,別拍電影了。資金有限你就可以隨便拍一部電影糊弄買票的觀眾?資金有限你別拍啊,等找到足夠的資金再拍行不行啊?”

“你說是領導吩咐的不拍不行,我呸!領導吩咐的你就更應該拍好一點,上對得起領導的信任,下對得起觀眾的票價。而你拍出來的電影偏偏辜負了領導的信任也辜負了觀眾的期待。哪個領導瞎了眼找你拍電影?”

“振興我們的電影行業,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夕陽傳媒和小鬼院線在行動,我們推出了導演扶持計劃,你的劇本不好,我們跟你一起創作好的劇本,你的資金不夠,我們幫你提供資金提供演員,甚至,你拍出來之後我們幫你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