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夕陽導演協會三(2 / 2)

“如果揚少那麼說了,那就是真的了。我隻是給他打工而已,無權做決定。”

“請問夕陽傳媒會提供劇本和渠道是真的嗎?”

“如果揚少那麼說了,那就是真的了。……”

馬維維有時候也很無奈,她也搞不懂宋揚到底在想什麼。全國一年的電影票房也不到十億,就算全國電影院有一半是夕陽傳媒的,賺到手的也不過五億票房而已,扣除成本能賺到一億偷著笑吧。

一億對別人來說是個天文數字,值得點上蠟燭慶祝一下,但是對夕陽傳媒來說,隻能算吃力不討好。夕陽遊戲一個月的利潤都比這多。

或許是夕陽傳媒新聞發布會起了一點兒效果,博客上,xg空間日誌上到處充斥著人們對此事件的討論。人民日報專門報道了這件事情,上海東方衛視邀請苗璐做了一期訪談節目,因為邀請不到宋揚,隻好邀請他的助手。

多數網友對宋揚的計劃還是支持的,至少能夠從中看到宋揚的用心,那就是提高導演素質。

少數人持反對意見,不過反對的理由千奇百怪,什麼宋揚這麼做是為了控製國內導演,方便他搞潛規則之類的。

不過效果還是有的,先後一共有五十四位導演實習生加入夕陽導演協會。這就足夠了。

其實國內想當導演的人很多,多到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幾十年都沒有機會拍電影的地步。

沒有好的素材和劇本,沒有投資人投資,沒有院線支持等等眾多因素陰擋了大多數人前進的腳步。

大浪淘沙是沒錯的,然而在競爭中能夠留下來的就都是金子嗎?如果是,國內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爛片兒了。同樣的,被淘下來的就一定是沙子嗎?你問過沙子的想法嗎?

就算夕陽傳媒不開發布會,加入協會的學生導演也不會少於二十個。因為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有機會拍電影。

是的,隻要有一個機會就足夠讓他們動心了。比起辛苦一二十年卻連機會都看不到的現實,他們不會拒絕夕陽導演協會的誘惑。

之所以沒有行動,是被某些人威脅了。畢竟,夕陽傳媒再牛逼,也不能霸占整個行業。另外一方麵,導演這一職業真的應了娛樂圈的圈字。

導演也是有派係的,比如東北圈,京圈,滬圈等等,各個圈子之間的交流真的不多。一般來說,各個圈子裏導演會優先選擇圈子裏的演員,除非投資人點名,或者某些規則。

宋揚請徐青蕾出演電影就一度引起滬圈導演的不滿,因為徐青蕾是屬於京圈的演員,捧也應該由京圈的人去捧。換了別人,估計以後基本上沒辦法在導演這一行業混下去了。

不過宋揚並沒有受到滬圈導演前輩的訓話,畢竟是夕陽傳媒的大少爺。

宋揚不知道這些事情,更不知道自己自動成為了滬圈的一分子。

不過這件事情之後,他們才發現,宋揚根本就不屬於任何一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