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工作
作者:劉占寬
準格爾旗地處內蒙古西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南端,蒙晉陝交界處,地貌以丘陵溝壑為主,占74%,北部是庫布其沙漠尾端和黃河衝擊平原,稱“七山二沙一分田”,自然環境惡劣,生態脆弱,加之多年的礦產資源開發導致環境汙染加大、生態負荷加重,是黃河下遊多粗沙的來源區之一,是國家水土流失重點監督區和治理區,生態建設形勢嚴峻。基於此,準旗曆屆領導班子和各族幹部群眾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生態建設,特別是近兩年來,旗委、政府堅持把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堅持把生態建設作為民生工程來抓,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生態保護和建設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這場發展與治理的博弈中逐步探索出一條經濟與生態“雙贏”的科學發展道路。
一、準格爾旗生態建設現狀
(一)先天生態環境基礎薄弱,後天生態建設欠賬較多,生態建設難度大、任務重
準格爾旗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地帶,氣候幹燥,降雨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現象普遍,生態脆弱。作為資源型地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的持續推進,生態破壞嚴重,環境汙染較大,生態建設欠賬較多。生態是民生之本、生態是文明之源、生態是經濟之基,生態建設既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民生工程,這些都對生態建設工作提出了高難度挑戰和高標準要求,生態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近年來,旗委、政府重視生態建設,下大力氣狠抓生態建設,多措並舉、合力攻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十一五”以來,我旗先後出台了《生態建設實施方案》、《礦區環境綜合治理辦法》及《實施細則》、《生態自然恢複區人口轉移暫行辦法》、《禁牧禁墾辦法》和《禁牧禁墾草畜平衡工作實施辦法》等政策措施,率先推行了禁牧舍飼養畜,創造性實施了“一礦一企治理一山一溝”礦區環境治理,高標準實施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飛播造林、天然林保護、淤地壩建設等生態水保項目,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生態建設麵貌發生了從嚴重惡化到整體好轉的巨大變遷;生態建設工作熱情高漲,政府、企業、社會、個人的多方麵參與形成了生態建設的大聯動;同步追求景觀、經濟、惠民三大效益,生態效益有了大的提升。截至2010年底,全旗累計完成生態重點工程建設448.6萬畝,植被覆蓋度、林木覆蓋率分別達到了72%和28.7%。昔日黃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如今變成草木蔥蘢的高原盛景。兩年來,榮獲中國生態小康建設十大政府創新典型、全國綠化先進集體、中國綠色名縣等稱號,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首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鄂爾多斯砒砂岩生態風景區被評為國家水利水保風景區。全旗生態建設步入了快速優質發展的新階段。
(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建設工作中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事業的不斷進步不僅對生態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也帶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同時,一些現代化的先進科學技術更多地被應用於生態建設工作中,新階段的生態建設工作有了人才、理念和科技等先進資源的支撐。
二、當前準格爾旗生態建設中麵臨的問題
(一)生態建設資金仍然不足,資金利用程度仍需提高
資金投入是保障生態建設的基礎,準旗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生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資金來源單一,僅依靠本級財政資金的投入還遠遠不夠。資金利用方麵也存在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的問題。在資金不足的現實條件下,資金利用程度將直接關係到全旗生態建設的效果,生態資金的有效管理是生態建設工作中亟待提高改善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