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時代的動漫製作能力還是比較差的。
她好奇的問顧燦燦:“那《龍she演義》你打算自己拍嗎?”
對此顧燦燦也挺猶豫的,龍蛇這本書她很欣賞,但她還真沒有拍攝動作片的經驗。
內地拍動作片的導演貌似還真不好找。
顧燦燦回想了一會兒,出彩的好像還真在香江那邊。
“我還沒拿定主意,先讓編劇們改出劇本看看。”
《龍she演義》小說好幾百字,想要改編成一部最多兩個小時的電影,要達到顧燦燦理想的效果,難度不小。
先讓編劇們改編出個版本看看吧。
至於《慶餘年》,也讓編劇先改編著。
顧燦燦的要求是劇情發展盡量符合原著,人設也盡量不要修改。
但網文就是這點不好,動輒好幾百字,改編成影視必須修改內容,但隻要改了,就會有原著黨罵。
電視劇《慶餘年》顧燦燦不會親自執導,在她的計劃裏,這部劇就是捧自家演員的。
當然現在有限古令,這部戲也不著急拍。
總之從啟點拿到的這四本小說,現將劇本改編出來再說。
包括《網遊之近戰法師》和《師士傳說》。
動漫也需要劇本的。
先不管這幾本書的事情,顧燦燦將精力主要用在《華夏好聲音》上。
用時多半個月,《華夏好聲音》海選才結束,此時時間已經到了四月下旬。
四位導師的時間已經協調好,海選結束,馬上進行了第一輪導師選拔。
這個製作周期比顧燦燦原來預計的長了一些,顧燦燦生怕在這個時間裏,國外就出現了類似這樣的綜藝節目。
還好,陳敏如的團隊在國外注冊好聲音的版權很順利,不管是荷蘭,還是美國,都沒有類似的節目出現。
在這兩個國家版權注冊好之後,顧燦燦也送了一口氣。
至少不會背上抄襲的惡名了。
而且,等《華夏好聲音》如果能向原時空那樣大火之後,璀璨時代還可以運作版權,將好聲音這種模式可以成為文化輸出向別的國家出售版權,想想就美滴狠。
導師選拔加班加點的錄製了三期,璀璨時代在錄製的同時,就開始製作後期,爭取在錄製的同時,綜藝成片就能同步做好。
三期節目製作完成之後,璀璨時代便聯係了電視台,邀請對方來看片估價。
璀璨時代正在製作一款新綜藝的事情早就被各個電視台注意著,畢竟是投資近億的大製作、傳聞是市麵上從未出現過的新節目,感興趣的電視台挺多的。
隻不過璀璨時代投資近億,那得多少錢才能拿下這個節目啊。
電視台的人心裏都沒底。
冀北衛視和璀璨時代關係莫逆,當初顧燦燦曾經給張雯一個非常實惠的方案。
隻可惜冀北衛視高層開會研討會後,認為這個項目風險太大,客氣的回絕了璀璨時代的要求。
顧燦燦也能理解,畢竟璀璨時代剛剛和冀北衛視合作了一檔綜藝節目《真正男子漢》,也即將在周六黃金檔播出。
冀北衛視退出並沒有影響其他電視台的爭奪。
京城衛視同樣也很感興趣,但出資多錢拿下,台裏也是爭執不休。
最終還是要靠到錢上來。
璀璨時代的人,除了顧燦燦,心裏也很忐忑。
他們不知道後世好聲音的影響力。
如今璀璨時代砸了這麼多錢進去,如果這部綜藝砸在自己手裏,都有可能拖累的璀璨時代元氣大傷。
看完第一集後,所有人都沉默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誰也別在誰麵前演聊齋,這個綜藝的質量怎麼樣,他們心中都有數了,絕對是罕見的國內原創的優秀節目。
四位殿堂級的音樂人導師各有看點,第一集出場的選手也各有千秋,每個人身上都有看點。
最關鍵的是首創的背過椅子盲聽亮燈搶人這種形式,真的很吸引人。
四位導師對於選手的評價一開始覺得有點奇怪,但多看一會兒就覺得幾人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真的太有意思了。
最終還是要拿錢來說話。
財大氣粗的哲江衛視在看完後麵的節目錄製之後最終拿下了《華夏好聲音》這檔綜藝節目。
顧燦燦記得原時空裏,也是哲江衛視取得了《華夏好聲音》的播放權,他們兩個還真是有緣啊。
價格8000萬。
一次性付清,璀璨時代沒有廣告分成。
算上舞台這種不動產的話,這個價格對於璀璨時代來說隻看製作費的話其實是虧的。
但已經是電視台出價最高的一個了。
而且從長遠看,參賽的選手絕大部分都已經和璀璨時代簽署了合約,如果節目能像預期的那樣大火,這些選手的身家估值就難以具體估量了。
浙江衛視購買的隻是電視台播放權,網絡播放權璀璨時代並沒有交出去,隻是和哲江衛視約定好了,等他們播放三天之後,璀璨視頻才能上線這一期。
最終這個結果顧燦燦也很滿意。
……
等待的時間總是過得很慢,司婧錄製了五期之後,覺得已經過去了很久才等到了《華夏好聲音》的首播。
在這之前,節目組有通知過他,雖然她錄播是在第二組,但是她的演唱部分會放在第一期播出。
司婧心裏很高興,這也是能夠理解的,任何節目的第一期都是最重要的,是收視率的關鍵。
不是她自大,相較於其他學員,司婧認為她的演唱還是挺精彩的。
江蘇,天長市,曙光社區。
幾個麻友回家吃飯了,老頭子出去接孫子下幼兒園還沒回來,家裏就又隻剩下陳大紅一個人。
她收拾好麻將攤子,慢悠悠的開始做飯。
晚上六點到七點之間,兒子兒媳婦就該回來了,等他們回家,正好趕上吃飯。
她並不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當初司文強下海經商前期,日子並不好過,她一個女人硬是接了好幾份活來補貼家用。
那些就算是男人都不一定能撐下來的工作她咬著牙也幹下來了。
隻不過年輕時候揮霍的身體,到老來,都會一條條的報複回自己身上。
尤其是四年前她重病做了一場大手術,差點死掉,好不容易身體慢慢恢複過來,陳大紅改變了性子,開始逐漸的額溫和起來。
司文強身體也不行了,去年切除了半個肝,現在也不能做重活。
好在孫子已經三周多了,不用他們老兩口在費心費力的看著。
隻是……
想到自己那個苦命的女兒,老太太心裏又覺得堵了一點。
想到女兒司婧,陳大紅不禁有些愧疚。
以前女兒努力掙錢給他們老兩口做手術,現在女兒離婚獨自帶著剛一周多的孩子,工作還沒了,他們兩個身體不好,從孩子出生到現在,都沒辦法幫女兒一把。
想想有兩星期沒有和女兒通電話了,陳大紅費力的從兜裏掏出諾基亞1000,眯著眼睛找了半天,給司婧打了過去。
“媽。”司婧在拿著手機,見到上麵顯示的正是媽媽的號碼,第一時間接通。
“婧兒,你最近咋樣啊?”
“挺好的,媽你呢?”
“我也挺好的,尋思有日子沒有給你打電話了,你幹啥呢,還,還弄那啥,直播呢?”
“沒有,我正給小月亮做飯呢。”
“哦,哦,唉,媽也沒法給你看孩子。”
司婧心裏一酸,自己的母親一身病,還想著給自己看孩子的事情。
“哎呀,媽,你看你又說哪去了,我自己也能帶的了。”
“婧兒,在京城呆的不好,就回來吧。你弟家的大寶上幼兒園,也不需要我們給看著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司婧之所以獨自一人在京城,一方麵是她要強的性格,另一方麵,司婧的父母身體不好,和她弟弟住在一間八十多平兩室一廳的房子裏,她回去沒地方住。
司婧的弟弟性子軟,都說夫妻的性格脾氣是互補的,還真是對了,司婧弟弟的老婆性格強硬脾氣也不好。
司婧很清楚,如果她回家了,時間一長難免會和弟媳婦有衝突,幹脆就待在京城了。
別人能住的,我住不得?
“好了,媽,咱都說好幾次,我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