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為何給我一耳光(1 / 2)

在我剛開始知道“青春期”這個詞的時候,我喜歡上一個女孩兒,她叫小蘭。

小蘭很奇怪,至今為止我都不知道她是個怎樣的人。

我們是普普通通的同學時,她很喜歡開玩笑。後來我們成了朋友,她就很執著。再後來,我說我喜歡她,她就消失了。

認識小蘭的時候,小蘭是全班最漂亮的女生,應該說在全校也是數一數二的。我這麼說沒有人反對,差不多這個標準在我心裏維持了十年。

十年後和楊角、賴小宕在一起喝酒時又回憶起從前,我向賴小宕講起我的曾經,和我曾經諸多的美好以及輝煌。

當然不可避免的說到感情,我說我不是不喜歡女生,我隻是不隨隨便便喜歡女生,而且我也不喜歡隨隨便便的女生。

我講到小蘭,並極其自豪的說到自己喜歡的是全班最漂亮的女生,甚至全校。

我沒有庸俗的說我喜歡的是班花或者校花。我是低調的,並且不是庸俗的。

賴小宕聽到我的描述和楊角的附和,表現的極為平淡並輕描淡寫的說:“班花大多是‘敗花’校花大多是‘笑話’,你喜歡的多半是個平常的人,隻是在那個年紀裏,眼光差,審美要求標準低,又礙於麵子,總覺得不喜歡個班花什麼的都不好意思講出來,才產生的錯覺。”

不待我反駁,賴小宕又說:“你喜歡的也許隻是愛情罷了,現在你懷念的,僅僅不過是回憶而已。”

我不打算反駁了,我也沒有什麼可反駁的。那天的酒喝了很多,我都沒有醉,那天也說了很多話,我隻記得一個疑問——我到底喜歡的是誰?

後來我睡著了,夢裏我問自己我喜歡的是誰,其實,我也忘記了。也許,——我喜歡的,隻是那種喜歡吧。

再後來,我很長時間一直糾纏在我到底喜歡的是誰?或者我喜歡的是某個人還是愛情本身?再或者,我是不是不懂得何為愛情?

這個顛覆我長久以來一直固定的認知的問題,讓我倍感迷茫。

我自認為自己是個善於處理感情種種問題的人,當然,我的感情是有點簡單,但這不代表我不懂啊,就像做教練的,不一定比運動員更擅於他所教授的項目。

愛情中,理論應該比實踐重要的。這一直是我堅定認同的。但聽到賴小宕的一番言論,我的猶豫是我要不要駁斥自己的認知?

於是,我決定拋開周圍的一切重新尋找過去。

找一找我記憶裏珍存的愛情。

就是要找到小蘭。

我這麼多年一直記掛著她,我看著每一對情侶時會想起她,每一次參加別人的婚禮會想起她,我想著我穿著帥氣的燕尾服,她穿著有幾米長裙擺的婚紗,一對長相可人兒的小孩幫她托著裙擺,我們在萬人矚目下接受祝福,結為連理,最後進入洞房。

當我還在幻想為了更方便快點進入洞房而把婚禮時間定為晚上時,我才幡然醒悟,我幻想中的新娘小蘭已經和我分開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