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猴子在山腳下的一塊地裏種了一些苞穀。
收獲的季節到了。
“我們這就去掰苞穀去,夠我們吃上一個冬天了。”大猴激動地說道。
“那是肯定的了!”小猴也滿臉喜悅,“我們平時下的工夫不會白費的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嘛!”
可是,當它們到了苞穀地跟前時,傻了眼了——一隻大熊正在邊吃苞穀邊掰苞穀,幾個大口袋都快裝滿了。
怎麼辦?兩隻猴子無論如何是鬥不過大熊的。
小猴氣得直翻眼,大聲叫道:“大熊,你為什麼這樣做呢?這些苞穀可是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呀!……”
“你的話太沒分量了。讓我來說說它!”大猴打斷小猴的話,用更大的聲音和更強的語調叫道:“大熊,你難道能這樣偷竊嗎?你難道不覺得這是非常可恥的行為嗎?你難道就不怕動物們對你唾唾沫?!”
大熊還是悶頭掰苞穀,根本不理睬大猴。
“咦?這就怪了!”大猴對小猴說,“我用的是反問和排比的修辭方法啊,這語氣是非常有力的啊!應該說是排山倒海、暴風疾雨式的,它怎麼也無所謂呢?”
這時,大熊已經掰完了苞穀,把幾個袋子又扛又夾——走了。
看著大熊的背影,兩隻猴子回過神來,異口同聲地說:“對大熊這樣不要臉的貨色,語言再有力量,也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