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洛城出發(1 / 3)

夏,一個靜謐而又陽光燦爛的清晨。

在洛杉磯市內眾多旅遊集散地之一的廣場上,早早出現了我們的身影。由於選擇了美國中部的黃石公園生態研修任務,十分珍惜,生怕早上交通堵塞而誤點,因此,我們一行提前起床,沒吃早餐就急著出發了。興衝衝地趕到發車地時,空空的廣場上隻有一對老夫婦悠閑地蹲在一角,旅行社的門也沒有開啟的跡象。

“看來,早了一大截。嗨,早就早吧,心誠則靈。”我和同伴們互相嘀咕著。

1小時後,遊客們陸陸續續地到了,大巴士也一輛接著一輛轟鳴而來。一會兒,5輛大客車齊刷刷地排開,有往南駛向美國及墨西哥邊境城市聖地亞哥和第瓦娜的,有往北開去舊金山的,也有往東直奔拉斯維加斯的。我們則登上了前往位於懷俄明州、愛達荷州及蒙大拿州交界處的黃石公園的大客車。

遊客們魚貫而入,驗票、上車,彼此都隻是一個淺淺的注視和打量。

我們同車的共有32位,除了一位大胖子司機是墨西哥人外,其餘全是華人,聽口音有從大陸來的,有從台灣來的,也有美國當地的。初來乍到,彼此陌生,因此全車人基本上是一臉嚴肅地踏上了旅程。我想,“5天的旅程,是個了解熟悉的過程,現在生疏和存有戒心,說不準結束這段旅程時,大家會難舍難分。”

我們的導遊姓張,是一個瘦瘦的台灣同胞。不知是為了討得車上大陸來的遊客喜歡,還是為了與台灣來的遊客套近乎,導遊先生一上來就拿著車載話筒,將自己的身世、人生經曆一股腦兒地全盤端出。他曾在台灣讀高中,又隻身來到美國念完了大學。隨後,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一拍腦袋飛回大陸,在遼東半島的大連開辦了一家頗具規模的服裝廠。淘到了幾桶金後,又把工廠賣給了別人,自己回到洛杉磯幹起了喜愛的導遊工作。他說自己當過打工仔,也當過老板,但導遊使他可以放棄一切,忘記一切。現在他已能把美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旅遊景點的前世今生講解得滾瓜爛熟。他說下一個目標是開辟中國大陸的旅遊市場,帶美國人去旅遊。為此,他目前正在主攻相關的天文地理、人文典故。

第一天出發,通常是導遊說話最多。從一路的行程安排和高速公路沿途景觀的概述,到遊客彼此間互相照應、防止中暑、防止傷害事故等一一關照,有時還來段“土特產”,例如規定在各個旅遊景點上廁所的話,一律稱為“去小歌廳聽歌”,引得車上哄堂大笑。

除了有聲有色地大唱“獨角戲”,導遊還在飛馳的大巴內大搞即興知識競賽,獎品是一瓶礦泉水。這一環節大人們往往隻是配合性的互動,最起勁的是孩子。因此,礦泉水也大都送到了孩子們的手中,他們樂不可支,不舍得喝,寧可喝自己帶來的礦泉水。我看到礦泉水的商標牌子其實是一樣的,頗覺有趣,忍俊不禁。

大約4小時後,大巴駛進了美國西部沙漠中一個功能齊全的加油站,我們也按計劃湧入了名叫“熊貓餐廳”的一家中餐館,幾塊美金的中式套餐,吃得有滋有味。速度快的人,三口兩口吃完飯,還順便溜達了名為“奧特萊特”的大型品牌廠家直銷商店群。它緊挨在加油站後麵,是美國加州沙漠中一個十分有名的購物中心。這爿商店我曾路過好幾次,最早的一次還要追溯到10年前我率隊拍攝《飛越太平洋》中的“沙漠之旅”一片時。它當時就已生意興隆,天天有數百上千輛車帶來“血拚”的滾滾人流。現在,這樣的銷售概念已被廣泛接受,這類遠離大都市,但名牌林立、價格優惠的廠家直銷模式已經在全美國鋪開。這家應該是元老級的“奧特萊特”,市麵反倒顯得冷清。但同車的還是有人當購物急先鋒,風風火火地采購了一批名牌衣服鞋子。

下午,我們穿過賭城拉斯維加斯,一直向東北方向進發。

隨著車速減慢,發動機喘息聲加粗,我們開始進入了前往黃石公園必須經過的一個規模較小的美國國家公園——錫安公園。

因為我和同伴們滿腦子都是黃石公園,因此,半道上突然殺出“程咬金”,冒出個錫安公園,有點準備不足。看看沿途地勢在變,由戈壁荒灘變得起伏有形,變得陡峭起來,便驚詫地想,這個搶先出現的景點,到底有些什麼驚世駭俗的絕招能讓我瞠目結舌、放縱夢想呢?

在半山腰稍歇,人們去“小歌廳”時,我被山間公路上一輛輛頂窗打開的大客車吸引了。一了解,這些打開的天窗其實是一塊塊太陽能吸收板。這些園區的專車已經全部改用太陽能作為動力,大大減少了人類對自然的侵蝕汙染,它也讓我對未曾謀麵的錫安公園開始刮目相看起來。

終於駛入園區了。此時,已近黃昏,夕陽在西、掩映欲別。雲彩很美,壓得也很低,路上空蕩蕩的,偶爾有美式小鋪點綴路旁。夜色在遠方彌漫,星條旗在孤零零地搖曳,呈現在眼前的是一派典型的美國西部暮色前的粗獷和深不可測的景象。

我們離開洛杉磯的第一夜就在這名叫“布萊峽穀”的荒嶺間住下。下榻的旅館其實在美國十分普遍、十分流行,它的一個通俗名稱叫“汽車旅館”。因為按美國的規定,有內走廊的叫賓館,隻有外走廊或者幹脆沒走廊,直接朝著馬路的就叫汽車旅館。

天已全部黑下來,四周是深不可測、高高低低的山嶺,活像一個個無頭怪獸,汽車旅館的點點燈光,就像茫茫大海上的浮燈,孤獨、微弱無力。而我們,也似乎是被倒扣在一個巨大的黑鍋中。在這樣的氛圍中,會想到荒蠻,想到野獸,想到一支長槍、一支短槍的美國西部牛仔俠客。越想越多,越想越複雜,索性大家約好不想了,9點不到就趕緊關門睡覺,免得深夜做噩夢。

這是到美國近兩個月中,睡得最早的一天,沒有雜念攪和,萬籟俱寂的周圍,似乎有個迷人的磁場,睡意迅速把我收藏,送入夢鄉。隻是不知過了多久,我被一陣緊似一陣的急促轟鳴聲吵醒,側耳細細辨認,是一溜摩托車的聲音。

真是睡得早,醒得早。剛到清晨5點,我就自然醒了。據說,睡眠的最佳效果,或者說最大的滿足就是“一覺睡到自然醒”。看看窗外,晨曦已露,我便起床,在走廊上眺望了一下四周。遠的是山,團團環繞,似乎沒有縫隙;近的是樹,主要是鬆樹和杉樹,高矮都有,疏密有致。

此刻,陽光已經慢慢透進樹林,一個騎手正趕著一群馬進入我的視線,盡管距離很遠,但我看得真切。騎手的裝束,包括帽子,是司空見慣的西部牛仔模樣,一路趕著馬群顛簸而來,真有點萬寶路廣告的韻味。他在陽光中穿梭,策馬揚鞭的瀟灑,給西部山野清冷的6月之晨帶來了動感和激情。我竭盡所能用長焦拍了一張照片留作永久的紀念。

不一會兒,摩托車的轟鳴聲又響了,我趕緊循聲來到停車場,見到一批裝束獨特,正在忙碌的摩托車手。我明白這是一支哈雷摩托車隊,它屬於美國獨有的文化現象,通常由美國中產階級中的一批中年摩托愛好者組成。他們有統一的標識、統一的皮衣皮褲,尤其是皮衣上的長梢是典型的特征之一。他們時常聚集在一起,循著美國的高速公路網飛遍四方。他們比較有修養、守規則,決不是蠻橫的“暴走族”,隻是成群結隊排著隊壯觀移動,是美國一道獨有的“摩托風景”。今年,又恰逢哈雷摩托車誕生150周年,眼前這群精神氣十足的摩托車手便讓我產生了興趣。我用有限的英語同他們打招呼。我說10年前,我在舊金山附近的丹麥城拍片子時也邂逅過一支哈雷車隊,他們後來成了我的電視節目《飛越太平洋》中的精彩內容,向中國做了介紹。大概明白了我連說帶比劃的一半意思之後,車手們很高興,他們自我介紹來自美國東部的新澤西州,一行20餘人,他們還熱情地邀我試駕哈雷摩托車。盡管我有中國駕照,開過多年的摩托車,但畢竟車的排量、性能都不一樣,我沒有貿然去過兜風的癮,合影留念後就目送他們齊刷刷地上路了。背影漸行漸遠地消失了,但他們的笑容卻印在了我的心裏。

當太陽升到樹梢時,我們抵達了錫安公園。一路上我們被四周壯美的景色驚呆了,也為自己如此孤陋寡聞而感到汗顏。原先以為旅行社未作重點推薦,一定是這個錫安公園並不怎麼樣,隻是個不會讓人留下更多印象的附帶景點。其實不然,錫安公園是突然出現在我們麵前的一片奇觀,那些難以數盡,猩紅一片的石筍、石柱被嶙峋峭壁包圍著,千百年來坦坦蕩蕩地在此展示著我們這個地球的進化史。它們雖然久久地麵對蒼天默默無語,但邂逅相遇的我,卻分明感受到了它的勃勃生機,感受到了它卓然的生命力。它讓我驚訝,讓我從頭至尾有一種超然的感覺。大自然在這裏用鬼斧神工給我們造化了一個隻有在神話世界才可能出現的場麵,錯過這樣的美景,將會遺憾一輩子的。

有錫安公園的精彩開頭,黃石公園一定更值得期待!

(二)神奇老忠石

開錫安公園,大巴一路向北奔去。

黃石公園真遠,我們穿過了亞利桑那州、猶他州等,又經過了美國中部重要的高原城市鹽湖城,還在那裏住了一宿。第三天,才越來越接近此行的真正目的地——黃石公園。

大凡名氣傳播廣,又頗有些神秘感的地方,來者大都不敢數數落落、怨聲載道。進入黃石公園後,車上的情景也是這樣,盡管大家已經連續長途“奔襲”了兩天,原先的熱情也多少被疲憊所替代,但是,在“越是沒得到,越盼望得到”的心理狀態支撐下,滿車人依然雙眼炯炯,加上導遊一路上將黃石公園介紹得詳詳細細又出神入化,把大家的胃口吊得很足很足。因此,當車一頭紮進黃石公園的大門——其實沒有大門,隻是一根簡單的橫木杆時,有幾位年輕人激動得尖叫了起來。

整整一天轉下來,黃石公園的神秘麵紗也開始褪去。公園實在是很大,園內有著連成網的高等級公路,我們開車走了一天,被告知隻轉了黃石公園1/10的地方。美國的國土本來就很大,排名世界第四位,由於早早形成了環保意識和強化了諸多特色地形地貌的重點保護,因此,今天的美國有許多類似國家公園的自然保護區。對多數美國人來說,政府和民間共同保護下來的國家公園,就如同國旗、母親和蘋果派一樣神聖,一樣重要。因為它保護了世界上最需要保護的宏偉景觀和大批的野生動物。

黃石公園直到現在都是占地麵積排名美國第一的國家公園,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它座落於美國中西部洛基山脈的中部,麵積有8900平方公裏,平均海拔3400米,著名的密蘇裏河的支流黃石河流經此地,公園因此命名。187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格蘭特簽署命令,將黃石公園定名為國家公園。

難以想象,在人類為急欲滿足物質消費,不惜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來贏得經濟發展的100多年前,黃石公園就已經被列入了美國必須保護的重點資源。在這種意識前提下,即便過了100多年,現代工業的大規模膨脹也最終沒有侵蝕、毀壞,甚至沒敢打攪這位綠意盎然的大自然巨人,這實在是一件富有遠見的天大好事。

更有甚者,其中一個當年黃石公園的管理者,後來竟然還由此走向巔峰,管理起了整個國家,他就是美國第38任總統福特先生。美國總統的身世真是五花八門,有種花生出生的,如卡特;有好萊塢當演員的,如裏根;有打仗出名後又當大學校長的,如艾森豪威爾;有西部牛仔一路奔來的,如布什;也有以公園為家,和盜伐盜獵者長期為敵的黃石公園管理員,福特就是這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