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距離才有吸引,狹小的空間和過近的距離,隻能成為愛成長的局限。戀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保持一定距離。讓愛在足夠的空間裏呼吸,才可以吸收足夠的營養,才能使對方擁有繼續投入愛情的力量。
俗話說:“故土不離不親,人不離不近。”愛情中人也需要一點距離。距離產生美感,有一點距離的張力,能營造出一種朦朧之美,能將兩人的心拴得更緊。
熱戀時親密無間,雖然會帶來激情,但激情過後卻往往是疲倦,是難耐的窒息。讓愛情保持一點距離,才會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美。人們常說的,“小別勝新婚”也正是這個道理。
電視裏曾播過這樣一則故事:
他說,他非常愛她。他常常無微不至的關心她,體貼她,她的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就能讓他心醉,他每天都要打電話,要知道她的消息,如果她沒有及時回複,他的一天就會六神無主。他不喜歡她與其他異性朋友交往,他不喜歡她拋頭露麵,他固執的以為,自己愛的人就是世間最好的,可能別人都要來搶的。
其實,她隻是個平凡的女子而已,甚至很多人奇怪,他為何要喜歡她。
女孩對他說:“你太粘我了,你給我一點自由的空間。”他卻說:“我隻是愛你,你要考慮到我的感受。”於是他們就這樣開始爭吵。漸漸的也開始疏離,他覺得兩人之間有了裂痕。
女孩說:“我們就像刺蝟一樣,太近了就會傷害到對方。”他說:“如果是愛,就不要距離,要坦誠和沒有間隙。”他關注她的QQ,他每天接送她上下班,他關注她的信箱,他在意她和其他男人交往的每一個細節。
他細致入微的包辦了她每一個生活細節,他甚至列出了每個空餘時間的計劃表。那上麵限定了他和她的全部私人空間和休閑時間。他認為愛就是彼此麵對所有,時常在一起。
最後女孩還是和他分手了,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詫異,因為男孩做的是那麼的優秀,對她又是那麼的體貼和關愛,愛的又是那麼忠誠和熱烈。分手後,男孩就坐火車離開了他熱愛的家鄉,外出打工了。
可見,愛不應是永遠的相互擁抱和依賴,愛也需要距離,人心也需要距離。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恰到好處的,讓距離成為愛情的“保鮮劑”呢?
1.不要時時黏在一起,讓距離產生美
無論是將要去愛,正在愛著,還是已經愛過,都需要有足夠的吸引,才能保持愛的連續性。這種吸引,必須符合人“追求新鮮”的共性。神秘感就是保持這種“新鮮”的基礎。失去了神秘感的愛,就步入了平淡。這樣的平淡,會讓愛情失去了“新鮮”的色彩。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人世間再美好的事物,習以為常了,不但不覺得美好,有時反而會生厭倦和反感。所以以愛情,也一定要保持一些距離,才能聞到“香味”。
2.不要常常將愛掛在嘴上,恰當的讚美就可以
有這樣的一個規律:人最想要的東西,往往是他們得不到的東西,越是需要費勁爭取的東西,他們就越覺得有價值。把自己在情感上的依賴告訴對方,隻會消除對方對感情的疑慮,侵蝕對方對你的感情。
讚美,會使對方感到滿足,但也表明你的一種態度,你很欣賞對方,但是對方不是你的整個世界,沒了對方你照樣會活得很滋潤。
3.不挖掘對方的隱私,給彼此留有空間
很多人,尤其是為了表明自己的真愛的人,通常會率先敞開心扉,毫無保留地袒露自己,把內心的隱私全部倒出來給對方看。也許剛開始時,對方會因為你的坦誠對你珍愛有加,但最終卻因為這種毫無保留的坦誠,失去了自己的愛人。
將自己的隱私毫不保留地告訴對方,並且還對另一半的經曆過分好奇,不厭其煩地詢問和追究,把對方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剝開來,還理直氣壯地說:“愛人之間不分彼此,我不允許你有任何隱私。”這樣的行為,會很快將對方逼入對愛情疲乏的境地。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自由自在的空間,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所以,要給彼此留有空間,這樣的愛情才不容易讓人覺得疲憊。
兩隻刺蝟相愛著住在一起。很親密的時候,它們緊緊相依,但彼此的棘刺卻深深地刺痛了對方,因此不得不保持適當的距離。愛人之間也是如此。適當的空間,給了雙方足夠的自由;適當的距離,保證了特殊情況下安全感。存在的傷害和思想中臆測的傷害,都是影響愛的不良因素。適當的距離和空間最大可能地減少了這樣的因素。
因此,距離是愛情最好的“保鮮劑”,保持恰當的距離,愛才能牢固才能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