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
從去年就開播的96集電視劇《武媚娘傳奇》終於迎來了大結局,曆經近兩個月時間。另一部熱播劇《何以笙簫默》也正式收官。到現在,難覓30集以下的國產劇,一些由網絡小說或者名著改編的電視劇拚命加“佐料”,讓很多觀眾直呼吃不消。
業內人士稱,廣告商更青睞劇集長的電視劇,未來如果大方向不改變,國產劇隻會越來越長,難改注水風氣。
原著加“佐料”,國產劇越拍越長
開年大劇《武媚娘傳奇》未播先熱,開播後又遭遇“刪胸”風波,隨著劇情的推進,很多觀眾都覺得節奏太慢,故事過於冗長。“一劇兩星”後每部劇每天隻能播出2集,扣除周末時間,96集的《武媚娘傳奇》播完耗時近兩個月,不少追劇的觀眾都表示,很多時候該劇連續三四集沒有核心故事,全是各種對話和場景展示,注水嚴重,有網友甚至戲稱“洗完碗出來劇情還能接上”。
另一部熱播的《何以笙簫默》雖然不到40集,但相比8萬字的原著,40多萬字的劇本還是加了不少“佐料”。對比後發現,電視劇中人物和劇情並無明顯增加,容量變大主要源於情節的放慢,比如主角趙默笙回國,原著中一段話帶過,但電視劇卻整整演了3集。
在全劇收官後,江蘇衛視聲稱將用兩晚黃金檔時間播出重新剪輯的4集“美劇版”《何以笙簫默》,且完全依照原著故事線“瘦身”而來。一部用4集就能講清的故事最後拍出近40集,國產劇的“虛胖”可想而知。
近年國產劇幾乎鮮有低於50集的,《隋唐英雄傳》120集、《天天有喜》91集、《愛情自有天意》84集、《打狗棍》70集,相比韓劇十幾集的容量,國產劇動輒七八十集。不少網友表示,本來對一部劇挺感興趣,但一看這麼多集,幹貨太少,一直追劇又很費時間,讓人很無奈。
層層注水,“胖劇”最好賺錢
雖然演員高片酬已成了業內公害,但是為何這麼多電視劇要注水?一位海潤影視的工作人員透露,廣告商更青睞劇集長的電視劇,長了才有收視率,才能保證廣告收益,劇集太短則不易留住觀眾,不易吸引廣告商。
“按40集的電視劇來計算,每天播出2集,播出20天,這樣的廣告播出周期還可以。但如果換成一部20集的電視劇,10天就播完了,隨播廣告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廣告商肯定是不樂意的。”
為了好賣和吸引廣告客戶,製作公司在一部電視劇籌備階段就已經決定了該劇的長度。現在一部新劇的劇本基本沒有低於50集的。此外,在後期製作和播出環節,一部電視劇還在不斷地變長。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一部劇在剪輯的過程中能多剪出至少3集。比如,在剪輯過程中會把第一集最後5分鍾放在第二集開頭作為劇情回顧,這樣30集下來就會多出兩三集的量。“在成本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多剪出的這幾集能多賣出幾百萬的價錢,傻子才不願這麼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