鏽跡斑斑的發動機(1 / 1)

真是風水輪流轉,誰也沒料到,原本毫不起眼的島國足球卻開了亞洲球員奔赴歐洲各國聯賽風氣之先,這個彈丸之地如今竟有十數名球員在歐洲各大俱樂部擔綱主力。其始作俑者,正是高橋太郎。

高橋君少年老成,早負盛名。二十二歲那年,因為在亞洲杯比賽中可圈可點的九傳三射,幫助島國捧杯,他本人也是該屆賽事的助攻王,被整個亞洲媒體奉為“豐田牌發動機”。當年,他獲得了“亞洲足球先生”的光榮稱號,飲譽足壇。在這屆賽事上,來自亞平寧半島的球探發現了他,將他引薦過去。他先到一個瀕臨降級的球隊,幫助球隊保級成功,後來轉會到一個中不溜的球隊,幫助該隊曆史性地進入本國聯賽三甲。於是一發不可收拾,綠茵豪門看上了他,他進入了世界頂尖的大牌俱樂部。隨著他在事業上的如日中天,他的財富也滾雪球一樣堆積成山了。他離開島國以後,再也不掙馬糞紙般便宜的日元了,開始掙裏拉,後來就掙美元、英鎊和歐元。他雇傭了一個忠實的經紀人,專門替他數錢。

歐洲聯賽冬歇期,正是島國國家足球隊集訓的時候。該國足協發來一紙傳真,征調高橋太郎回國參訓。可高橋君正在巴西享受海灘充足的陽光,調養一下勞累了一個賽季的身體,放鬆一下緊張了一個賽季的思想,舒緩一下繃緊了一個賽季的神經,實難從命。

次年三四月份,高橋君正傾力為俱樂部征戰,島國足協又發來一紙傳真,要求他速速回國參加東亞四強賽。高橋君看都未看,冷笑一聲,三下五下將傳真撕得粉碎。要搞搞清楚啦,為國出征算義務勞動,為俱樂部征戰方可財源廣進,這點道理連三歲小孩都拎得清,唯獨足協那幫傻逼拎不清。再說了,殺雞焉用宰牛刀?在東亞雞肋般的賽事中,派自己這樣天皇巨星出場,豈不是笑話?如果去了,肯定是眾矢之的,和他們假刀假槍地幹吧,他們還以為咱浪得虛名呢,和他們真刀真槍地幹吧,受傷了誰負責?一旦受傷,就不能在俱樂部出場,天文數字的出場費從哪兒領去?嘁!

次年十月份,亞洲杯如期舉行。島國要想蟬聯霸主地位、力保金杯不失,必須組織強大陣容參戰,足協給所有海外球員下了征調令。一隻隻“海歸”歡聚在本土,唯獨缺少高橋太郎。彼時,高橋君所在俱樂部為保持第一集團位置不掉隊,激戰正酣,不放他歸隊。高橋君樂得借坡下驢了。

有道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高橋君一而再、再而三地抗旨不遵,也無可厚非。高橋君大把大把掙外國人的鈔票,有朝一日還不是要回國消費,拉動本國市場發展?

然而足協官員沒有如此遠見卓識,終於龍顏大怒,拍案而起,怒斥高橋太郎見利忘義。媒體如蠅逐臭,蜂擁而至,但足協官員僅就高橋君拒不回國效力一事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不疼不癢的話,下不為例哦。

為爭奪世界杯入場券的亞洲預選賽開始了。這是亞洲最高水平的賽事,有一係列你死我活的比賽,務必刀刀見紅,將對手斬落馬下。為打好出線賽,島國足協像中國南宋王朝連下十二道金牌令征召嶽飛還朝一樣,給高橋太郎所在俱樂部連續發去十五份傳真,最後一份傳真寫道,如果再不放虎歸山,咱們國際足聯見,讓他們給個說法。

任何借口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不堪一擊,萬般無奈之下,高橋太郎隻得出了下策,他班師還朝了。

機場出口處風波亭般冷冷清清。沒有了歡呼和鮮花,沒有了美女和簽名冊,沒有了攝像機和照相機,沒有了這些熱鬧景象夾成的長長的甬道。高橋太郎默默地被足協派車接到了國家隊集訓地。走進訓練場,昔日情同手足的隊友們正在有說有笑地搶球,見他來了,大家霎時都停了下來,麵無表情地看著他,沒有一個人打招呼。他滿麵的笑容僵硬在臉上,艱難地朝隊友們挪去。一個隊友卻忽然開了球,大家又有說有笑地搶起球來。

高橋太郎終於重新站在了亞洲的賽場上,還打他最擅長的前腰位置。他視野開闊,卡位準確,攻守兼備,還有堪與貝克漢姆媲美的一腳精準長傳。他這台“豐田牌發動機”開足了馬力,就要威力四射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高橋君的隊友們非常默契地打起了他們並不擅長的邊路進攻,雖然屢屢無功而返,他們也樂此不疲。高橋君穩守中路,機會多多,他也拚命揮手向隊友要球,可隊友們都視而不見。萬不得已,他隻好參與邊路進攻。他奔到左路,隊友將球傳到右路,他奔到右路,隊友又將球傳到左路。雖然他疲於奔命,全場數他最忙最累,可他居然沒有觸過幾次球。沒有隊友“喂”球,他在球場上就是一隻一無是處的無頭蒼蠅,球隊便一直處於下風。主教練審時度勢,趕緊將他換下了場。一個無名鼠輩替代了他,卻立即盤活了中場。隻見他前封後堵,左傳右射,靈光四現,場上形勢頓時逆轉。無名鼠輩一戰成名,從此坐鎮中場,威風八麵。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是可忍,孰不可忍!高橋太郎總是孤獨地坐在替補席上,將比賽觀賞到底。他多想拂袖而去啊,但是他不能。他堅韌地等待著超越新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