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術欣賞課中的音樂情結(2 / 2)

美術課堂與背景音樂的有效“共鳴”,發聲學專家甄立夫在《科學練聲》中指出,“當兩個物體共振或共鳴時,其振幅是疊加的,因此,兩個物體共鳴的聲音更響亮豐富”。由此可見,當音樂融入美術課堂實現“共鳴”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增強對藝術的多樣性感悟,提高創作效率。這樣音樂帶來的好處是成倍的。如果美術課堂裏有美妙音樂緩緩溢出,就像石隙間的清泉、幽林中的陽光,藝術將以雙重力量感召心靈。然而,教學中以美術為中心,將背景音樂生動、自然、有趣地滲透到美術課鑒賞和創作各個環節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當然,運用背景音樂並不是目的,僅是一種手段。美術課不能脫離美術的特點。因此,樂曲的選擇要精心巧妙,緊扣美術教學目的。不僅在有限時間裏豐富教學內容,還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學習積極性。教學中音樂與美術這兩科學生最容易接受,在美術作品欣賞中,畫麵和音樂同時出現,聽覺和視覺共同衝擊,同學們的感受會更直觀,情感得到升華。另外,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和聯想,音樂與繪畫作品直接相關,把美術和音樂融合起來,體現綜合的學科教學理念。美術教學中可選取輕鬆、舒緩的中國民樂及小提琴協奏曲等。背景音樂應該讓學生感到好像置身於郊外的田野上、水邊、林子裏,沐浴著春風,悠然自得地揮毫抒懷。不過應該注意,在美術課上運用音樂教學一定要注意不要進入生硬拚湊的誤區,不要使兩門學科互相對立,使教學效果大大下降,達不到預期目的。

音樂與美術是相互聯係且相互融通的,有著共同的基因,我們要正確把握它們的關係,對我們學習、教學有很多好處。了解繪畫與音樂的緊密聯係,在藝術這一大家庭中互相影響,互相汲取精華,繁榮發展。相信在以後藝術道路上,它們會攜手走得更遠、更美麗。

參考文獻:

[1]郭聲健.藝術教育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課期名稱:普通高中學生美術教育途徑的研究

課期類別: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期

課期批準號:GS[2014]GHB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