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接旨啊。”被旁邊的人撞了一下,青晏才回過神來,接過宣旨的人手中的聖旨。
西北風沙比較大,青晏原本白皙的皮膚此時已經變得粗糙了許多,常年在邊塞呆著整個人都變得蒼老了許多。
“將軍,能回京都不是你這十多年的願望嗎?怎麼快要回去了反倒不安了?”旁邊的副將瞅著自家將軍有些不安的表情,覺得很不思議。
將軍這十多年是怎麼過下來的,他們這群人都看在眼中,原本來的時候還是什麼都不懂的毛頭小子,就連身體也是瘦弱得很。
而在軍中這樣的人是活不久的。
可是就這麼瘦弱的人在一年半載之後就能上陣殺敵,就連行軍布陣之道也跟著老將軍學了起來。
這其中到底經曆過多少痛苦,經曆過多少磨難,他們這些見證者都看在眼底呢。
平時不苟言笑,一張臉一直繃著的人此時臉上閃過的不安,讓在場的兄弟們都有些跌掉下巴。
青晏沒有理會周圍人的打趣,接過聖旨後便直接回了營帳。
其實在敵國的降書送往京都的時候,他便知道自己可以回京都了。
但是知道是知道,當聖旨真正下來後卻有些不敢上京了。
這十幾年他一直竭力於忘掉京都的人,但即便這樣,京都有什麼風吹草動他依然知道。
就比如一直給當今聖上提供幫助的人叫竹葉青,那個人因為幫助了當時還是睿王的皇上取得了先皇的喜愛而被封為了工部尚書。
那個人在這十多年的時間不僅培育了許多高產的農作物,改善了工具,就連一些行軍用的東西也進行了改善。
可以說這個人的存在讓他們的軍隊都好過了許多。
畢竟百姓安居樂業才能有糧草,百姓富足才能給軍隊提供更多的軍需。
不過想到那個叫竹葉青的妹妹進了後宮,青晏的臉色就有些不好。
他在怡紅樓的時候便知道青姑娘在外麵用的名字叫竹葉青,也知道她根本就沒有妹妹,更知道被天下人讚譽的工部尚書其實是個女人。
在幾年前知道竹葉青的妹妹要嫁於皇上的時候,他就想過那個人會不會是青姑娘。
但隨後依然有新的器具公布於世,他便知道入宮的那人並不是青姑娘。
他雖然在邊疆,但對於當今聖上的脾性還是清楚一些的。入了後院的女人是不可能在出入朝堂的。
畢竟他也是在怡紅院待個幾年的人。
雖然那個時候他並不理人,但其實該知道的他都知道。
聖旨下了兩三天,軍隊終於整理好準備出發前往京都。
其實從京都傳往邊疆的消息有誤,不過誤打誤撞,讓青晏知道了竹葉青這十幾年的基本情況。
可以說隊伍越往京城,青晏心髒就跳得越快。
不過在見了皇上之後,在見了文武百官之後,他依然沒有見到自己想見的人。
而這個時候,竹葉青正在趕往京都。
雖然她是用著竹葉的名字躲過了小青父親的身份問題,但因為那些器具,她到底還是沒有徹底擺脫朝堂。
當然她這正合她意。
畢竟有權有勢總比無權無勢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