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校運動訓練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
探索與爭鳴
作者:鄒建世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高校運動訓練的課程改革任務需要各體育教育部門大力支持,在他們的努力之下也取得了相應的一些效果。將運動訓練課程係統變得更為科學和完善是對大學體育課程的要求。對此,本文針對高校運動訓練課程的改革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
關鍵詞 高校運動 運動訓練課程 課程改革 改革思考
一、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改革的現狀分析
由於一些問題的存在,讓大學體育運動訓練課程在改革的過程中遭到了很多的約束。一般來說,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一)課程的設置與市場存在脫節現象
當前,大學體育運動訓練的課程設置沒有一個好的係統性,所教內容相對陳舊,沒有結合整個體育市場環境對大學體育運動課程做相應的調整。在實際的社會環境下,體育經紀人和俱樂部教練員等體育人才是整個體育市場的產業化發展趨勢,可以著力培養。但是當前的大學在體育課程的設置上卻沒有考慮到市場的需求和社會實踐,這就需要我們對體育課程體係加以改革和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不完善的競技體育製度
由於我國大學的競技體育是從屬於“體委”的,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就阻礙了大學體育運動事業的發展。在大學運動員的招生和選拔,運動員的管理和訓練上沒有一套完整完善的培養機製和法規標準。大學體育運動訓練沒有一個好的體製,也就無法通過大學體育運動訓練培養出世界性的競技體育人才。
(三)文化學習和運動訓練的不當處理
進入大學的運動員沒有轉變自身的學生角色,在專業知識和運動訓練的學習關係中,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均衡,有些學生也因為自身的文化課程基礎薄弱,沒有一個科學的學習方法,使之在體育理論知識學習上處於被動狀態,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他們的學業,久而久之就產生了自卑心理,這對他們的體育運動訓練課程的學習是沒有好處的。
(四)學生沒有好的自我約束能力
相對來說,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都具有很好的跳躍性思維,反應十分的敏捷,也比較活潑好動。但是他們在運動訓練課程的學習中則表現出了自我約束力差的壞毛病,如: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出現不規範的行為等等。這主要是因為高校的體育訓練專業師資力量下降,學生得不到好的指導和教育;其次是很多的學生是因為文化課成績相對薄弱才選擇報考體育運動專項的,他們在學習運動訓練課程時就容易厭學。
(五)教練員的執教水平較低
當前,我國的大學體育運動訓練教練員的執教水平不高,沒有從事過專項運動訓練,對此,也就沒有很豐富的訓練經驗。這些教練員通常都是本校的體育教師,不僅要承擔很繁重的體育運動課程的教學任務,還要進行訓練實踐,根本沒有大量的時間對運動訓練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研究進行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