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大通雖然一身的詭異道術,但是論起江湖經驗倒是遠遠比不上劉衍,當下倒是好奇地問起了燕騙的事情。
“這個燕騙,其實挺好理解的,就是利用本身的美色迷惑對方,最喜歡下手的就是這些富家公子哥,這個於三寶雖然年紀也不算小了,但是顯然是個沉迷於聲色犬馬的廢物,燕騙最喜歡對這種人下手!”劉衍咬了一口串串,回憶了一下自己腦海之中的記憶:“我剛剛給於三寶把過脈,根本沒有任何精元被強行奪取的痕跡,也就是說那女的並不是什麼女鬼,每次他都失去意識這也好理解,那女的不願意跟他發生關係唄,所以用了點迷藥之類的手段,讓他昏睡過去。這女的倒是有點當年江湖十騙的規矩和底線,所以我才斷定於三寶去和這女的攤牌也不會受到什麼傷害。”
“這怎麼說?”郝大通一臉的興趣盎然。
“江湖十騙,說實話流傳已久,早在封建社會的時候就有這麼一批人利用這一行謀生,之所以惡名不顯是因為他們下手極有分寸,比如說這燕騙,利用自身的美色誘人,但是輕易絕不會出賣自己的身子,否則與那窯姐兒又有什麼不同?每一騙都有每一騙的規矩,江湖十騙最低限的規矩是不能害人性命,因為畢竟是騙子又不是殺人犯,於三寶運氣不錯遇上了一個講規矩的燕騙,所以我才料定他回去攤牌不會有什麼危險!”劉衍一口氣說了一大通。
“原來是這麼回事……”郝大通似乎想明白了什麼,忍不住自己在那裏喃喃自語了起來。
劉衍歎息了一聲:“現在的江湖十騙可與過去不一樣了,為了錢財越來越不講規矩,這要是放在民國的時候,現在這些江湖十騙隻怕百分之八十都要被門規處置!”
“哦?古代的江湖十騙是什麼樣子的?”
“我給你講個民國時期的江湖十騙故事吧,一說你就明白了!”劉衍回憶起了當年老道士給他講的那個小故事,放到現在做談資倒也不錯。
……
話說是在民國事情,有一個姓張的大戶人家,為人樂善好施,經常布施一些米粥饅頭給窮人,人稱張大善人。這個張大善人的名聲不小,不少人都到他門上來打秋風。
有一天張大善人門前來了一個和尚打扮的人,舉著砂鍋大的拳頭開始砸門:“張大善人快快給老衲一百兩銀子!”
張大善人的仆人連忙過去通稟,張大善人覺得倒是有趣就開門一看,說道:“你誰啊?憑什麼就給你一百兩銀子?”
“不給我就賴在你家門口不走了!”說著這大和尚坐在了張大善人的門前,說來也怪,這和尚坐在門前一不擋路二不攔人,隻是作閉目金剛相,乍一看倒也寶相莊嚴。
當時寒冬臘月,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很快這個和尚就被雪花給堆砌了起來,張大善人畢竟心慈,深怕將這個大和尚凍出個好歹來,到時候是黃泥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因此張大善人就服了個軟,勸說道:“高僧有話進來說吧。”打定主意,隻要這個和尚進來,便齋菜伺候,臨走的時候更奉上一份香油錢,也算是和平解決此事了,反正家裏的閑客養的倒也不少。
那和尚卻死活不願意,寧可在天寒地凍的冬天裏盤膝而坐,口中默默念著不知道什麼經文。
一連三天三夜,紋絲不動,水米不進。人們都認為這和尚凍死了,走近一看,隻見他氣息均勻,滿麵紅光,哪有絲毫要被凍死的模樣。
眾人驚懼都以為是遇上了活菩薩,皆道:“真正的高僧啊!一般人不凍死也餓死了!”
張大善人卻還是不給錢,那和尚睜開眼睛,對張大善人說:“你信不信我用如來神掌拍死你?”
“出家人慈悲為懷,高僧不會拍死我。”張大善人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