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紅顏多薄命劉蘭芝(2 / 2)

當母親再次準備為女兒謝絕時,她的兄長出麵幹涉了,在舊社會長兄代父啊,而家庭又是認男子為主的,於是答應了這門婚事,並納采行聘,選定了良辰吉日,準備迎親過門。

劉蘭芝默不作聲,隻有用手巾掩口啼泣,眼淚嘩嘩地直流,所謂“醃醃日欲瞑,愁思出門啼。”

焦仲卿聽到劉蘭芝再嫁的消息,快馬加鞭趕到了劉家,已經是薄暮時分,那聲聲馬嘶,也就是他心中的悲嗚。眼見門前已經搭好了“青廬”,那是以大幅布幔搭成的帳幕,是新娘出閣前的一晚用來過夜的。見到劉蘭芝,焦仲卿氣急敗壞地說:“我如磐石,千年不轉移,而你蒲葦的韌性呢?何以在一天一夜之間一切就變了樣子呢?我們的海誓山盟呢!我隻有祝賀你攀上高枝,一天比一天過得好。”劉蘭芝肝腸寸斷,嗚咽講道:“人生不如意,一言難盡,你又何必那樣講呢!我和你同樣是受逼迫,隻有一死來表明我的誌向了。”劉蘭芝哭著跑回青廬,焦仲卿也撥轉馬頭,萬念俱灰地踏上歸途,世上萬般辛苦事,無過死別與生離。

那天已是冷冬的時節,寒風摧淩著樹木,樹葉飄零。漸漸地庵庵黃昏,寂寂人定,斜月清冷,嚴霜滿地,偶爾地自空中傳來一、兩聲孤鳥的悲鳴。劉蘭芝踉踉蹌蹌地離開了青廬,趁人不備,躍身投入村外的池塘之中,用她的生命來詮釋情愛的堅貞。

那邊焦仲卿回到家裏以後,登堂拜母,說了一些“不能承歡膝下,萬望善自珍重”的訣別話。他那糊塗而專橫的母親還在安慰他:“汝是大家子,仕宦於台閣,慎無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豔城廓,阿母為汝求,便複在旦夕。”不管母親如何勸勉,此時焦促卿已經決心赴死,那裏聽得進去。當天夜裏徘徊庭院之中,三更過後,烏鴉成群飛過,焦中卿心知有異,以為愛妻已經殉情,正在黃泉路上等他結伴同行呢!

於是解下腰帶,綁在庭樹枝上自縊而死。

劉蘭芝放著“金車玉作輪,青驄馬,金鏤鞍”的富貴之家不去,甘願為情而死,令人讚歎。

天亮以後,焦仲卿與劉蘭芝雙雙殉情的消息,已經轟動了附近村裏,焦母呼天搶地,為獨子的死悲慟不已;劉家兄長更是愧悔交加,因為自己的貪利趨勢,而害得走投無路的妹妹投水保貞;一般村民更是由同情而憤慨,聚集在兩家門前,鼓躁唾罵,並要求將兩人合葬在華蓋山麓。

焦仲卿與劉蘭芝的墓地,東西植鬆柏,南北種梧桐,若幹年後,枝椏繁茂,濃蔭覆地,有一種雙棲雙飛的鴛鴦鳥,夜以繼日地穿飛上下,婉囀和鳴;青年男女紛紛來到墓地參拜,祈求獲得美滿良緣,至今安徽省舒城縣城南的華蓋山,還有鴛鴦墳的遺跡!焦仲卿是廬江郡的一個小吏,大約是如今安徽省廬江縣、潛山縣與舒城縣一帶地方。

這是一個令人感傷的悲劇愛情故事,有一位民間詩人就此寫成了一篇《孔雀東南飛》的五言詩,南朝徐陵把它收集在《玉台新詠》中。詩中對劉蘭芝的形貌作了這樣的描寫:“指若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說到她的服飾,作了這樣的描寫:“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著流紈素,耳垂明月當。”

《孔雀東南飛》中用了許多筆墨。來描寫劉蘭芝的才情、品性、美麗與裝扮,目的在強調如此難得的佳人,竟然無法博得婆母的青睞,益增世人同情惋惜之意。

已經一千七百多年過去了,而今銀幕上與舞台上,仍然不斷的在搬演這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依舊能夠賺人熱淚,可見其不朽的因由,斷非偶然或浪得了。“孔雀東南飛,五裏一徘徊。”“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