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的雄心太大,總想畢其功於一役,況且,此次李淵在船上,李二也想要自己的父皇看看他這個皇帝做得到底怎麼樣,國富兵強,您該放下玄武門的一切了吧。
李恪聽完之後,頓時頗覺無趣,背靠在欄杆之上,他現自己時候看過的兵書好像確實沒太大作用了,大唐的軍備越來越強大,到了最後,隻要不是一個糊塗蛋,穩打穩紮,一步一步的推進,大唐都將會是無敵的存在,城牆失去了本該有的作用,八牛弩都能射擊到五百步開外了,隻要弩箭弩槍足夠,橫推過去就行,還談什麼啊。
“李靖知道了會氣死的!他的六軍鏡,會不會被自己一把火燒了?”
攜帶了瞄準鏡的弩箭很是精準,海鳥不過才飛過,李恪已經一箭直射,掉落下來,隨意撿起,就準備生火,自己烤肉吃,和劉逸談軍事太無聊了啊。
“有什麼好燒的,總有可借鑒的,火藥雖強,可是人的智慧卻是無限的,我就知道有人能以最低等的武器,趕走了一群裝備精良的將士,他老人家有一句話我現在還記得,與鬥,與地鬥,其樂無窮!不過火藥而已,若不進步,早晚被人越。”
李恪這就怒了,扯著劉逸的衣領,你告訴我曆史上到底誰有這麼大的氣魄,秦皇還是漢武?我李恪通讀正史,為何從來沒聽過這樣的偉人?編瞎話忽悠人也找個靠譜的好不?
“你才讀了幾本書?遙遠的大食國你知道?再過去的羅馬帝國,還有西方毛人,你都知道?那邊就有一個人,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道理把?人家能將疆域擴展到將大海當作內湖,哼,井底之蛙罷了,好久沒打擊你,還裝起來了!”
無聊得擋開李恪,口裏毒得厲害,都是戰前煩躁症啊,心裏雖然將戰事規劃得很簡單,但是世事多變,誰知道最後的結果會如何,李二一代軍事奇才,又帶著一大批能征善戰的將士,三征高句麗而不下,水師加上李績的二十萬人就可以了?些大話,不過安慰自己,將心裏的煩惱壓下而已,畢竟,李淵在啊。
“逸子,你真的?”
李恪卻忽然正經了起來,劉逸見如此,也收起笑容,緩緩點頭。
“真的,所以我也想通了,咱們這次去不過打幾個地方而已,煩躁些什麼,皇爺爺一片雄風,咱們可不能落後了,拿下了遼東舊地,我便回長安了,這一次,我會向陛下討要一個官職,我覺得兵部就不錯,人,不能總逃避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