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智盛開戰之時滿腔豪情,被囚之後卻完全換了一個人,言稱不是自己所願,都是阿史那矩所為啊,這個阿史那矩名義上是高昌的大將軍,可是實際上是突厥欲穀設的手下,他操控了高昌軍力,自己隻不過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沒辦法阻止,還望無敵統帥明察雲雲。
侯君集很是讚同麴智盛的法,這樣一個膽之輩,怎麼敢與他侯大將軍做對,解了麴智盛的大枷鎖,甚至給囚車裏麵扔了些取暖之物,讓麴智盛又再次誇讚將軍仁義,問頡利可汗在長安生活得如何,侯君集哈哈大笑,很好,除了沒事跳舞助興之外,舒坦得很。
阿史那矩被薛仁貴斬於馬下,這次的頭功非他莫屬,隻是豪爽的漢子卻沒了笑臉,以前沙場勝利,他總是欣喜得厲害,如今卻一直冷著臉,讓屬下不敢多言,城牆之上巡視,鷹揚軍就坐落城外大營,很好分辨,因為隻有鷹揚軍的大營周圍幹淨得厲害,這是鷹揚的傳統,而白布軍帳哪裏,就是傷者呆的地方,因為劉逸這樣會避免感染。
鷹揚軍的大營很是安靜,所有人都在做他們該做的事情,沒有進城來搶奪戰力品,早就習慣了華胥侯的統軍方法,戰利品從來都不是靠搶的,侯爺也不會虧待了他們,所以當城裏都在哄搶戰利的時候,劉逸的鷹揚軍卻在默默的收集棉花,也就是白疊子,棉紡織品在這時候還算稀奇珍貴的,不過一般人也拿這東西沒辦法,製不成布,就等於沒用,可是侯爺收集,那就肯定會有大用的,要知道華胥最出名的便是稀奇東西,給別人沒用,給華胥鎮,那就錯不了。
除了這個,鷹揚軍還在收集羊毛,軍營裏的工匠們沒製作攻城器械,居然搞起了實驗,侯君集來過一次,責罵不務正業,可是如今無戰事,特行軍又是特別的存在,他還管理不到,看劉逸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就氣得再也不進鷹揚的軍營了,甚至,坐定下來,連奏本都寫好遞了出去。
奏本先當然是高昌捷報了,之後埋怨,鷹揚軍好好的軍士,快要被主將毀了,戰場之上怕死,戰場之後又不服管教,不事軍務,反倒折騰無用的白疊子和羊毛,實在滑稽至極,他耐心已經用完了,華胥侯他也不想教啦,請陛下下令,早日讓鷹揚回去算了,在這裏還壞他手下大將薛仁貴的心情。
西突厥還是沒有上前,遠遠觀望一月之久,再次撤到了可汗圖浮城,吐蕃退到了羅布泊之下的石城,祿東讚還是沒有準備好與大唐徹底決裂,欲穀設也終於看清楚了,所以退得果斷,侯君集趁機兵出焉耆,再橫過去,直下龜茲,捷報連連,隻是都不關劉逸的事情了,因為此時的鷹揚軍,已經到達了羅布泊,南拒吐蕃,這是侯君集所下軍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