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欲擒故縱(1 / 2)

雖說薑明解決了副局長這件事劉立誌早有心理準備,而且也是板子上釘釘的事,不過如果說組織部把自己主持工作這件事一並給解決的話,那薑明這個副局長對自己就沒有絲毫的壓力了,他無非就是個副職,而自己才是主持大局的那個人,你分管那一塊不重要,到頭來還得跟自己請示,總不能超出自己的權利範圍去做事,但現在形勢變得不容樂觀,薑明從一個班子成員,一躍成了實職副局長,更要命的是分管哪一塊文件上都標的清清楚楚,本來劉立誌還想把控的項目服務科,也就是陳丹丹任科長的科室,成了薑明的囊中之物。

而劉立誌更頭疼的則是原來答應的那兩個副科級名額,至今依然沒有著落,他沒法跟局裏的弟兄們交代,本來在招商局他就沒有真正把自己的威信樹立起來,如此一來,能服他的人就更少了,以後的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劉立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車傳勝,他覺得這件事除了縣長出麵,似乎誰都解決不了,但又一想,每次都去找縣長,自己這個副局長是不是有點太過於自大了,首先來說縣長不是你一個人的縣長,一次兩次拉你一把還可以,遇到困難你就去找靠山,這個資源也不是無窮無盡的,更何況自己的能力又從哪裏體現呢?其次來說車傳勝隻不過是看中了自己,有意提拔也好,刻意培養也罷,總不能托著你的屁股往上推你,給你個台階就算是很不錯了,至於你怎麼去往上爬,那就靠你自身的能力了。

劉立誌深知,在官場混,有個人推一把自然好,但更重要的還是需要自己的努力,他放棄了找車傳勝的念頭,但這件事一天不解決,他這個副局長就一天幹不安穩。

劉立誌每天按照自己的工作計劃有條不紊的忙著各種事,但他也能深深的感覺出薑明的變化,不單單是開始插手核心業務,而且局裏的民心也開始有所偏離,局長馮立剛這麼長時間沒來上班,縣裏也沒給劉立誌一個說法,自然,大家夥都會覺得劉立誌能力還不夠,影響力還不強,一部分人甚至開始隨風飄蕩,紛紛向薑明伸出橄欖枝,劉立誌看在眼裏,這種跡象對他來說不是好現象,但劉立誌覺得自己還沒到出手的時候,這就像熬中藥,要文火慢熬,等熬到一定火候,藥效就會全部釋放出來,到那個時候再出手,事半功倍。

劉立誌默默的等待著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機會終於來了。

高鬆縣招商局要是論業績,上半年要比下半年多得多,單單是神海集團和恬柔機械兩個項目,就足以支撐起招商局全年的任務目標,但在縣領導眼裏,這些成績是遠遠不夠的,業績可以超標,但是招商任務確實逐月遞增的,這一點作為幹招商的劉立誌來說再明白不過,用車傳勝的話說,招商就像是擠牛奶,不要以為已經擠了一桶這頭奶牛就彈盡奶絕了,隻好你用對了力氣,找準了位置,隨時擠隨時有,縣招商局一直幹不出成績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你越是幹得好,後麵的任務就越重,上半年的成績就是一頁紙,翻過去就得從頭再來。

馮立剛生病以後,劉立誌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對外招商上,局裏項目聯絡一科和二科幾乎是全員出動到外地招商,而且但凡外地客商有個風吹草動,劉立誌都會特別關注,生怕錯過了機會,也正是因為他的努力,有幾個項目有了合作的意向,雖說這幾個項目加起來也不及神海集團的一半規模,但這畢竟是成績,每個項目劉立誌都不想放棄。

但事情有時候必須從兩麵去分析,現在縣招商局的形勢大不如從前,用內憂外患四個字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劉立誌也考慮過自己計劃的得失,但他不這麼做不行,從長遠考慮,他隻能舍近求遠,攘外必先安內,局內部的事情處理不好,搞好工作,也隻能是個空談,或者說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這個風險劉立誌不得不嚐試一下。

薑明在他自己看來此時正是如魚得水的時候,項目服務科接手以後被他整頓的也算是正規,特別是陳丹丹,工作熱情非常高漲,不僅手底下的活幹的有聲有色,就連招商引資這種事她也是蠢蠢欲動,當然,沒有薑明的授意,她也不敢亂插手,可正是因為她跟薑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陳丹丹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什麼事都不放在眼裏,薑明更是得意洋洋,在劉立誌不知情的情況下把聯絡科的兩個科長叫到一起開會,這種得意忘形的行為即便是瞞,也瞞不住劉立誌,但劉立誌表麵上並沒有說什麼,反而故意透露出自己很欣賞薑明的意思,說他以大局為重,在招商局困難的時候敢於迎難而上,勇挑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