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義和跟劉立誌當晚就留在了縣城,第二天有沒有他倆拋頭露麵的機會,還的見機行事。
知道第二天一大早,縣委辦公室主任急急慌慌的來跟常誌軍下通知,常誌軍才如夢初醒,猶如一個晴天霹靂,劈的他直拍大腿,心說,完了,這次是真完了,怪隻怪自己太任性,把戴義和的話當了兒戲,現在倒好,市委書記親自帶隊來高鬆,可縣裏卻什麼都沒準備,萬一到時候說不到點子上,自己這個頂烏紗帽也算是戴到頭了。
事不宜遲,常誌軍馬上來領召開緊急縣委常委會議,研究對策,可僅有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不管是準備什麼都已經來不及了,各大常委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出謀劃策,此時的常誌軍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有些亂了陣腳。
而車傳勝心裏卻早已有了打算,他的淡定也許隻有他自己明白,這個時候當然不能說自己已經準備就緒,看著常誌軍著急的樣子,他甚至有些慶幸。
最後常誌軍決定走一步算一步,也隻能這麼做了,再有十分鍾,他就要去高速口迎接了,這個時候再安排工作,顯然已經來不及。
其實市委辦公室給高鬆縣下的這個通知也是剛剛才接到市委書記王景海的命令,這件事對於王景海來說也是個意外中的意外,雖然說神海集團到現在不簽訂投資協議王景海知道會有變故,但是打死也沒想到竟然是落戶的地點有變故,方新早上去他辦公室跟他說這件事的時候,王景海著實捏了一把冷汗,要知道,市開發區已經做好了準備,甚至地麵的清表工作也已經開始了,如果這個項目讓高鬆縣拿了去,那麼開發區這邊如何交代,雖然從大麵上說項目也是落戶到了海明市,可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不同,誰不想把這麼大一個項目落在自己的地盤上,拋去政績不說,單單是地方稅收這一塊,就會給本地經濟提高一個檔次的,可話又說回來,王景海雖然說海明市的一把手,這種事他說了也不算啊,畢竟誰拿錢誰說了算,最後落戶哪裏,是人家神海集團說了算的。
但是王景海肯定不會坐以待斃,至少不能讓神海集團牽著鼻子走,本來這次去高鬆縣,他是可以不去的,但是他想了想,自己不去不行,很多事還是需要他這個市委書記拍板拿主意的,這一趟怎麼著也不能讓神海集團落戶到高鬆縣。
神海集團在前期考察的時候做足了功夫,以至於他們公司具體考察的那些地方誰都不知道,而且這種秘密考察也非是一天兩天的時間,有的地方甚至要考察一年以上,在海明市,神海集團就考察了包括市經濟開發區在內的四個地方,到最後這些地方的領導都不知道,而合作到了這個層次,神海集團去過高鬆縣的事在整個海明市好像也就劉立誌一個人知道了,就連縣長車傳勝也以為神海集團這次來高鬆縣是第一次來,可即便這麼認為,他覺得這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包括縣委書記常誌軍在內,都是懷著一種不成功則成仁的精神頭來對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