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兵不厭詐(1 / 2)

在官場,有些事情的傳播速度要比神舟十號快得多,劉立誌人還沒回到鬆林鎮,黨委書記戴義和就已經知道了他在賓館跟王景海談話的事。

戴義和之所以耳朵長,要歸功於王景海的秘書李建,雖說小李隻是個秘書,但能在市委書記身邊伺候的人也絕非等閑之輩,首先要察言觀色,再就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恰好戴義和又是小李的親姑父,要說領導的秘書是“二號首長”這話一點不假,他覺得王景海能碰到劉立誌跟方新談話,這裏麵應該有文章,而即便王景海碰不到他倆,劉立誌能跟方新坐在一起,那也算得上是一個重磅新聞了,要知道市裏開那個各部門協調會議的時候劉立誌的出現就已經引起了小李的注意,現如今他倆能平起平坐,劉立誌的身份可想而知了,雖然不知道他倆聊得啥,可以肯定的事,應該跟招商引資有關係,現如今劉立誌在戴義和這裏當第一書記,雖說自己叫戴義和一聲姑父,但是平日裏姑父對自己也不錯,所以這個事應該讓他知道。

王景海一走,李建就把剛剛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跟戴義和說了,讓他多注意這點劉立誌,說不定能有個大餡餅掉下來。

自打劉立誌偷偷摸摸的把程寶進給引到鬆林鎮以來,戴義和對劉立誌的態度就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當前修路的事情雖說在別人看來很是順理成章,但戴義和明白劉立誌的心思,劉立誌剛來的時候就給自己下了個軍令狀說要修路,當初還嘲笑他,認為他是癡人說夢,異想天開,但是現在呢,路不但如期修著,就連即將簽約的企業也要落戶鬆林鎮了,別人不覺得這是事,可他戴義和不能不當回事,劉立誌的魄力讓他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撤掉楊茂昌,讓劉立誌當那個村支部書記,其實也是戴義和對他成績肯定的一種表現。

如今聽李建說起這件事,戴義和的心裏可謂是熱火朝天,難怪劉立誌做起事來順順利利,在他看來,那是他劉立誌上頭有人啊,有人給撐腰,幹啥幹不成?之前聽到的那些閑言碎語,那些不利於劉立誌個人發展的謠言,現在來說都是些廢話而已啊,劉立誌現在就是一尊佛,就是搖錢樹,隻要把他給哄高興了,別說自己這個小小的鎮黨委書記幹出點啥業績,就算是啥也不幹,也有可能碰上點啥好事呢。

戴義和現在的心思,跟薑寶山當初的想法可謂是如出一轍,人類的惰性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基因。

鄉鎮這種巴掌大小的地方,事情根本就是瞞不住的,戴義和知道的事,即便他不故意的跟誰說,用不了一天,也會泄露出去。

很快,人們開始議論紛紛,有人說劉立誌之所以來當第一書記,其實就是一個跳板,回去以後也有提拔的理由,有人說劉立誌真人不露相,能跟市委書記聊天的人絕非一般人物,很可能是下來鍛煉的,更有人說劉立誌這家夥背後高人撐腰,連市委書記都對他點頭哈腰的。

但是不管怎麼議論,結論隻有一個,劉立誌很牛叉!

其實他們又何曾會知道,別說是王景海了,就連李文娜的父親,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朝陽,劉立誌也是能說上幾句話的人。

劉立誌剛回到鎮上,就被戴義和請到的辦公室。

其實戴義和找劉立誌的時候不多,更多的是鎮上歐學軍直接跟劉立誌接觸,自打劉立誌當了獅子峪村的一把手之後,村裏大大小小的事基本上都是他跟歐學軍商量,可歐學軍不會給他出啥注意,本來戴義和撤了楊茂昌的事,歐學軍就有點不同意,畢竟這是農村,讓一個城裏來的年輕人,管理農村這一套,這不對路,管好了才怪呢,當初歐學軍也勸過戴義和,可戴義和跟他不是一個思路,所以劉立誌跟歐學軍彙報也是走個程序而已,今天戴義和親自召見,劉立誌覺得應該是有事,而且不是村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