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誌實在不明白,就是見個組織部長,幹嘛不讓自己去呢,難道自己級別低?說不過去啊!
等兩人出門,屋裏隻剩下他跟小王的時候,劉立誌跟這個同齡人有了共同語言,他先問了問小王的一些情況,比如歲數,婚否之類的,等兩人說了幾句後,劉立誌才問他:“咱們薑部長是不是跟我們局長有親戚啊?”
小王其實要比劉立誌歲數大,在組織部也幹了七八年,他當然知道當年的副縣長薑寶山和現任組織部長薑成孝什麼關係,看著眼前這個市裏來的“領導”,他權衡了一下,說出了實情,道:“不是親戚,是一個村的,當初薑縣長在高鬆縣走的時候,薑部長是高鬆縣委辦公室主任。”
劉立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一個村的,又都姓薑,關係肯定錯不了,而且包鬆不讓自己去見薑世孝說不定他已經給包鬆交代了什麼,而且還不能讓自己聽見。
沒等劉立誌想出怎麼回事,馬世華回來了,但包鬆沒回來,馬部長進門衝劉立誌笑了笑說:“包主任在跟薑部長說話,薑部長交代,中午我們一起吃個飯,下午我帶你去鬆林鎮!”
此時,劉立誌才知道自己被安排到了鬆林鎮,他沒有聽說過這個鎮,更沒去過,不過沒有被安排到縣招商局,他覺得自己已經夠幸運了,隻要不幹招商引資,其餘的活,幹啥都行。
劉立誌點了點頭,說:“那就麻煩馬部長了,給您添麻煩了。”馬世華一笑,道:“劉科長這是哪裏話,你既然來到了高鬆縣,就把這裏當家,咱就是一家人,你這不是一家人說兩家話麼!”
雖然馬世華說起話來捧的你輕飄飄,但他那種捧卻跟一般的官員不一樣,他說的話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發自內心的,而從他對待小王的態度上,劉立誌也能看得出,這個馬部長絕非跟有些官員同流合汙的,起碼他是平易近人的。
中午的飯局很簡單,簡單的讓劉立誌覺得有點不對勁,吃飯實在縣委食堂吃的,四個人,四菜一湯,縣委組織部部長薑成孝沒有參加,馬世華做東,小王服務,如此簡樸的飯菜,也讓包鬆的臉色一陣陣的發青,這哪裏是接待市級幹部的保準,這明明是老百姓家常便飯的節奏啊。
包鬆這個人不知道是不是跟薑寶山學的,說起話來一個德性,根本就不懂的隱藏,飯菜上齊,他看著這幾個菜,笑了笑,對馬世華說:“馬部長,咱高鬆可是個艱苦樸素的典範啊!”
這話已經夠難聽了,傻瓜都聽得出來,包鬆對這樣的接待方式不滿意,但馬世華似乎毫不在意,他笑了笑,說:“從國家到地方都要求勤儉節約,咱高鬆可是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啊。”
劉立誌從馬世華的話裏聽出了他對包鬆的不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包鬆跟薑世孝說話不讓他在場,還是縣裏真的勤儉節約,馬世華如此回答他,的確有點耐人尋味。
但作為客人,包鬆就是對飯菜再不滿意,也隻能硬著頭皮吃下這頓飯,中午不讓喝酒,馬世華以茶代酒敬了包鬆兩杯,劉立誌才不會在乎吃什麼,更不會在乎喝不喝酒,他覺得馬世華這個人可以交,雖然人家是領導,但如果能跟他交個朋友,或許能從他身上學到一些自己見都不曾見過的本事。
吃罷午飯,包鬆跟馬世華簡單的告了別,獨自回海明去了,來不及休息,馬世華帶著劉立誌趕往鬆林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