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人際交往的方法(1 / 3)

加強人際交往的方法

人際交往需要講究方式、方法,也就是需要講究策略。隻有這樣才能建立和諧、有效的人際關係。下麵列舉幾種常用的人際交往策略。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或學習中,都會有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兩個方麵,隻不過因各人的自身素質和所處的環境各異,兩者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

在人際交往中,學會尋找和充分肯定對方的積極因素能使你激發、鼓勵和幫助他人建立自尊和自信,並帶來和諧、愉快、親密和合作的關係。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總是希望自己的言行和工作得到別人的充分肯定和讚賞,隻有這樣,才感到自身的價值與尊嚴。與此同時,又能增加自己對肯定與讚賞者的信任,促進彼此間親密與合作關係的建立。

例如,就學校的班主任工作而言,如果對那些學習成績差或紀律差的學生,總是找他們的毛病,不分場合的批評,就會使他們更加失去自信和自尊,對班主任失去信任、更加疏遠。這樣做,不但不利於這些差生的轉變與進步,而且也不利於班主任威信的建立和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容易使師生關係緊張,甚至發生衝突。

如果采取相反的方法,積極尋找和充分肯定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情況就會不一樣。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一次好的作業、一次好的回答都能及時發現,充分肯定或讚揚,就會使這位學生對學習重新樹立信心,就會使這位學生恢複自尊、自信和對老師的信任與尊重。對紀律差的學生也一樣,對他們為集體做的一件好事、在紀律方麵一點微小的進步都能及時發現、充分肯定或讚賞,就會使這些學生感到心情愉悅和有了努力的方向、感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促使他們不斷擴大自身的積極因素、減少消極因素,並且使師生關係變得融洽。

由此可見,充分尋找和肯定對方的積極因素,對和諧、健康的人際關係的建立有著重要的作用。

充分尋找和肯定對方的積極因素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尋找發現對方身上你所喜歡的或正確的言行。

在日常生活中,不應把別人有益的和令人愉快的日常行為看作是理所當然,而僅對那些無益的或特別有益的事才特別注意。在開始尋找別人或對方積極因素時,你的首要任務就是自覺地尋找其令你高興、對你有幫助的普通的日常行為。

例如,同事之間,對方能為你提供某一種你所需要的信息,秘書為你準備齊了第二天開會用的全部材料,鄰居把樓道打掃得很幹淨等。這些日常的行為,你都應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第二是要通過一定的方式讓對方知道他的行為使你感到愉悅。

對他人使你有益的言行,僅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還不夠,還應尋找適當的機會、采取適當的方式表示出來,以表示自己注意到並讚賞對方的某一行為。

這些方式大致有三種:一種是用動作表現出來,如微笑、點頭、握手、招手等;一種是用語言表現出來,如“謝謝”、“好”、“太好了”、“真及時”、“真幹淨”等;另一種是用行動表現出來,如贈送禮物、請客、獎勵、提升晉級等。

一般來說,充分肯定對方的積極因素,主要是采取讚賞和表揚的方式。但這種方式要適度、有分寸、分場合。

如果不分場合的讚揚,容易使對方窘迫和不知所措;如果讚揚之詞華而不實,容易使對方產生虛偽之感;如果讚揚居高臨下,容易使對方產生低人一等之感。總之,如果讚揚得不恰當,容易降低對讚揚者的尊敬,引起反感。

由此可見,讚揚方式直接影響讚揚的效果。而在讚揚的方式中,讚揚的用語又是至關重要的。

當你要告訴對方你喜歡或讚賞他什麼行為的時候,你可以從是否真誠、是否明確具體、是評價對方還是表明自己的看法這三個方麵去衡量,這三個方麵也就構成了讚賞用語的三個部分。

每個人都很珍視真心誠意,它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尺度。如果你與人交往不是真心誠意的,那麼,要與他人建立有效的人際關係是很難的。

如果你讚揚他人時含糊其詞,華而不實,可能會引起對方的窘迫、誤解和混亂,倒容易使關係搞壞。用語越是具體明確,你讚揚的效果就越好。

如果你是想評價他人或者是表明自己的看法,但沒有明確評價或表明自己看法的原因,也會使別人感到突然和勉強。

讚揚性的用語是一種表明自己喜歡某人發生的某個具體行為的用語。這種用語不評價行為者,而是明確3個基本情況——你喜歡的具體行為,這種行為對你如何有幫助,你對這種幫助的結果有何感想。

例如:“我很高興你讓我注意到了新的作息時間,否則我明天上學就要遲到了”;“我很感謝你審閱我的作文,並提出了你的建議,我已對作文重新做了修改,這對我的作文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我現在更喜歡在辦公室裏備課了。自從你把辦公室整理得這麼整齊、幹淨,使人感到很舒暢”。

綜上所述,讚賞用語是一種基於個人經曆的表述,它不是對人的總體評價,而是闡述某個具體行為對你的影響。這種用語要求對引起你滿意效果的言行作具體說明。這種用語應當真誠,與你想到的行為帶給你益處時感受方式相一致。

有效的讚賞用語能使對方知道你讚賞的具體行為,知道他的行為對你有什麼作用,知道你的感情,相信你的真誠,能使對方產生積極和受到鼓勵的感覺。通過這種真誠的讚賞用語,可以增加他人的自信心,鼓勵良好行為,還可以增進你自己和他人的良好感情。

上麵所提到的讚賞用語一般是在對方的具體行為發生之後使用的。還有一種讚賞用語是在對方的具體行為發生之前使用的,被稱之為“有條件的讚賞用語”。

在很多場合下,學生、下級或同學、同事想得到你的賞識、贏得你的信任,但又不知道你想什麼、需要什麼,這正是你使用“有條件讚賞用語”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讓對方猜,也不要等滿意的事偶然發生才讓他知道你喜歡什麼。

用“有條件讚賞用語”,你可以對你所喜歡的行為在其發生之前給以鼓勵。要做到這一點,可以描述你所喜歡的具體行為對你的幫助及你對他的感覺。例如:

“某某同學,明天上午學校要檢查衛生,如果今天下午下課後你能組織幾個同學把我們教室打掃一下,提前做一些準備,那樣就不會影響我們班明天上第一節課的正常進行。”

“老師,在數學考試之前,如果你能給我們幾天複習時間,我們就不會感到突然,考試成績也一定會有所提高。”

“王秘書,如果你能把今年上麵發的文件按類別整理好,讓我用起來很方便,那我將非常感謝。”

這些表述之所以被稱為“有條件讚賞用語”,是因為它們雖然含有讚賞用語的3個部分,但信息的實際效果和感受部分是基於對方某個具體行為將要發生的條件,而不是基於已經發生的行為。“有條件讚賞用語”,可在你確信他人想做些讓人高興的事,但又不知道做些什麼的時候使用。

總而言之,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人際交往中,善於尋找和積極肯定對方的積極因素,對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建立,是很重要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總是向上的,需要別人的肯定、讚賞;人又總是自尊的,需要別人的尊重,隻有這樣才能調動對方的積極因素,使事情向積極方麵發展。反之,如果隻注意對方消極因素、缺點和弱點,用責難、批評乃至訓斥的口氣,就會使相互間的距離越拉越大、相互間的信任和交往越來越少,要建立和諧、親密的人際關係就無從談起。

一、善於傾聽與恰當應答

在人際交往中,善於傾聽對方的談話。尤其是善於傾聽帶著某種情緒、心情不佳者的談話,並作出適度的應答,反映了一個人的素養和交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