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為自己選擇負責(3)(1 / 2)

想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五年前我常去—家雜誌社。通往編輯部的門很舊,連著一條和長長的通道。我曾數十次地從這扇門走進編輯部。編輯們和讀者很喜坎我的詩文,因此我的作品常在這家頗有影響的刊物上露麵。後來,我到很遠的地方去遊曆,半年之後再去雜誌社,發現通往編輯部的門緊鎖著,當時我的腦子閃出:這不可能,這是我常來常往的那扇門啊!怎麼能呢?但,就是這扇我用緊握筆杆的手撫摸過多遍的門用沉默告訴我:這是真的,你走不過去了!天哪,我隻知道這是扇連著編輯部的門啊!一時間,我不知如何是好,真想用力去撞開緊緊護衛著門的牆,我試著推丁推,沒有絲毫讓開的樣子。於是我退在一邊,想著是否有人來開門,或者有人從裏麵打開它,但我失望了。我突然地感到我的這種守候是愚蠢的。既然此門不開,一定有—扇門在開著,因為編輯部的牌子依然高高地掛在五樓的牆壁上。我開始尋找另一扇門,盡管我可以往樓上高喊那些很熟悉的編輯的名字,但我一點也沒有想到讓他們引我上去,隻是極力尋找和編輯部可能連接的那扇門。背後的拐彎處有一扇新門敞開著,我閃身進去……結果我成功了!待我一腳踏進編輯部的門坎,好幾個編輯驚喜地起身迎上來擁著我:“畦,我們的流浪詩人回來了。”那天中午,他們請我去了—家剛開張的灑館,用酒杯侃飲著我的經曆。

應該說,這是一件很陳舊的瑣事。但它卻讓找知道,我當時的 “尋找”是完全正確的。其實,人生不正如此嗎?在人生這個大房間裏,往裏往外有很多扇門。如果常開的那扇門牢牢地關閉了,大可不必在外等,也不需要去撞開它,因為隻要你靜下來仔細尋找,就會發現另一扇門。就像人生中的機遇,你趕到時,它已不在。如果你—味地懊悔不安,便會陷入苦悶之境,眼前也隨之一片模糊。但隻要調節好自己的心緒,靜下來耐心地麵對現實,重新尋找時機,便會發現另一種機遇像另一扇門一樣會向你敞開。

生活是一種尋找。尋找歡樂,尋找成功之路。歡樂是裝扮生活的色彩,失去歡樂便意味著被痛苦籠罩。倘如此,你千萬不可一蹶不振。如果衝出痛苦,便一定會擁有新的歡樂。通往成功的門也不止一扇,大多數成功都是在無數扇鎖死的門前 “碰壁”後繼續尋找,才最終找到通往成功之門的。

人生在世,要經曆許多。幸福、歡樂、事業、愛情、家庭、友誼、自身價值等等,但通往它們的門大多是緊閉的。這時候,你麵對 “此門不通”的默言,要用一顆平靜的心抓住自己的手腳,別去毫無意義地撞擊它,那樣隻能浪費時間和消耗自己,應該重起一腳,尋找另一扇門。

放棄那最大的樹蔸“放棄”也許正是 “獲得”的前奏。

一位大學畢業生前去汽車公司應聘。麵試中,前麵幾位比他更有優勢的應聘者都被淘汰,當他前去而試時,發現潔淨的過道上有一片髒兮兮的廢紙。習慣使然,他彎下腰,揀起這片廢紙丟進了旁邊的字紙簍,然後掏出手帕擦擦手,走進了董事長的辦公室。

早已看過他資料的董事長目睹了這一細節,對他說道:“你通過了!我相信,一個不忽視眼前小事的人可能會成就大事!對這片廢紙視而不見的人,可以想像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態度。”

這位年輕人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福特,而這家公司則是後來世人皆知的福特公司。

初瀆這則故事時,我一直認為福特的成功緣於一次偶然——一片漬紙為他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讀不懂這則故事的我根本沒有去反思:那幾位比福特更有優勢的應聘者被淘汰的原因,難道僅僅是因為忽視了眼前的一片漬紙?數年後的今天,我才懂得,即使沒有那一片漬紙,福特也會在其他領域領先成功。因為他比另幾位應聘者多出最重要的一點——能從眼前的小事做起!山就是他能抓住眼前的俯拾即是的 “機會”!

那麼,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的視線,從而忽視了這種比比皆是的機會呢?

我高中畢業後,雄心勃勃地出外闖蕩,苦苦尋覓和等待著足以讓我成就一番宏業的機會,結果卻一事無成,隻好無奈地回到家鄉,幹我最鄙薄的莊稼活。

那天的活兒是在準備拓寬的公路上挖樹蔸,並將樹蔸劈成柴禾運回去。任務是定額的,每人10分。根據樹蔸的大小,每個樹蔸上都標明了分數,最小的才1分,最大的一個有10分。等我趕到時,正好發現那個最大的樹蔸被人忽視了。我坐在那個最大的樹蔸上,蹺著二郎腿,邊抽煙邊暗自得意地想:讓那些笨蛋們接二連三地去挖吧,我挖一個要抵他們好幾個哩!

吸過幾支煙後,我才不慌不忙地站起身,然後—鼓作氣地刨開深厚的土層,斬斷交錯盤踞的粗樹根。當我揮汗欣賞裸露於眼前的大樹蔸時,才猛然驚覺:憑我個人,再大的氣力也休想挪動它—絲一毫,縱然眾人齊心合力將它弄出坑外,若不借助電鋸,單憑人工是劈不開斬不斷的……盯著這個變不成柴禾的大樹蔸,我泄氣了,不得不半途而廢。看其他人早已叫一小個一小個地挖出並劈開了不少的樹蔸,想自己費盡心機一無所獲,我才知道—直以來應該嘲笑的不是這些勤耕細作聚少成多的村民,而是貪大求全前功盡棄的我。可見以往的失敗,是因為我心靈深處盤踞著一個最大的樹蔸——自不量力的好高騖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