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改變你自己(2)(3 / 3)

我深刻地意識到機關生活是以所謂無事可幹的自由壓抑了人的真正自由,恰如商人是以所謂時間上的不自由換來了個性張揚的真正自由。

我開始積聚我不滅的意誌和激情,思慮改變與創新。我知道,在以後高飛的日子裏;這家外事辦或許隻是或小憩的港灣。於是,我一麵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麵又在興致勃勃地構築著我傾心向往的未來。我收拾起那酒後的清醒和精力,開始學習日語和翻譯英文。工作日裏,我頻頻參加單位的各種外事活動,逐漸熟悉了外事活動的程序和安排,而每一個節假日、公休日都被我安排得滿滿的,采訪、作文、讀書,有時真想自己能有分身術。日子在忙碌中度過,生活便有了滋味。一年之後,我的英語逐漸純熟,日語也略見功底;而那一篇篇饒有興味的翻譯文章見諸報端,一段段清晰流暢的文字刊發於各種雜誌,則更讓我感到滿足。人生本就是一連串的戰鬥。我有自己的目標——成為一名優秀的外交家。我需要記者的果敢和敏銳,學者的博學和多才,商人的機靈和善變。而我知道,要探尋這些隱藏在孤獨深處和風口浪尖的寶物,我還要走很長的路。

意誌不堅 難成大事把你的暫時失敗當做一個難得的經驗,忍耐一時之庸去體會它,你將因為這些挫折而比別人更加意誌堅強。

有一次,鬆下電器公司招聘一批基層管理人員,采取筆試與麵試相結合的方法。計劃招聘10人,報考的卻有幾百人。經過一周的考試和麵試之後,通過電子計算機計分,選出了10位佼佼者。當鬆下幸之助將錄取者一個個過目時,發現有一位成績特別出色、麵試時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人未在10人之列。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於是,鬆下幸之助當即叫人複查考試情況。結果發現,神田三郎的綜合成績名列第二,隻因電子計算機出了故障,把分數和名次排錯了,導致神田三郎落選。鬆下立即吩咐糾正錯誤,給神田三郎發錄用通知書。第二天公司派人轉告鬆下先生一個驚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沒有被錄取而跳樓自殺了。錄用通知書送到時,他已死了。

聽到這一消息,鬆下沉默了好長時間,一位助手在旁也自盲自語:“多可惜,這麼一位有才幹的青年,我們沒有錄取他。”

“不”,鬆下搖搖頭說,“幸虧我們公司沒有錄用他。意誌如此不堅強的人是幹不成大事的。”

敏銳與正直

在尋找成功的機遇時,不僅要有敏銳的頭腦,更重要的是還要有正直的品性。

英國 《泰晤士報》的總編西蒙福格每年五六月都要接到一些大學的請帖。這些大學請他去做關於擇業就業的演講,因為他在尋找職業方麵創造過神話。

那是他剛從伯明翰大學畢業的第二天,他為了尋找職業南下倫敦,走進 《泰晤士報》總經理辦公室,問:“你們需要編輯嗎?”“不需要。”“記者呢?”“也不!”“那麼排字工、校對員呢?”“不,都不。我們現在什麼空缺都沒有。”“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了。”福格從包裏掏出一塊精致的牌子,上麵寫著:額滿,暫不雇用。結果,福格被留下來,幹報社的宣傳工作。二十五年後,他已升至總編的位置。然而,每次到大學演講,他對他的這一經曆總是避而不談。他講得最多的是另一個故事。

他說他認識一位護士,這位護士剛畢業時,在一家醫院做實習生,實習期一個月。在這一個月內,如果能讓院方滿意,她就可以正式獲得這份工作,否則,就得離開。一天,交通部門送來一位因車禍而生命垂危的人,實習護士被安排做外科手術專家——該院院長亨利教授的助手。複雜艱苦的手術從清晨進行到黃昏,患者的傷口即將縫合,這位實習護士突然嚴肅地盯著院長,說:“亨利教授,我們用的是十二塊紗布,可是您隻取出了十一塊。”

“我已經全部取出來了。一切順利,立即縫合。”院長頭也不抬,不屑一顧地回答。

“不,不行!”這位實習護士高聲抗議道:“我記得清清楚楚,手術中我們用了十二塊紗布!”

直到這時,院長冷漠的臉上才浮起一絲欣慰的笑容。他舉起左手心裏握著的第十二塊紗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這位實習護士理所當然地獲得了這份工作。

西蒙是聰明的,他之所以不講自己,而說那位實習護士,因為他明白,在尋找工作時,僅有敏銳的頭腦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還要有正直的品性。小到一個企業,大到一個國家,他們真正需要的往往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