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與商業銀行應對策略
銀行分析
作者:李司航
【摘要】自1996年至今,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曆經了十幾年風雨,且在促進金融市場穩定、推動經濟社會進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推進也為商業銀行帶來了諸多挑戰,如淨利差不斷縮小、市場競爭再度升級等,故商業銀行應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尤為關鍵。對此,本文就利率市場化與商業銀行應對策略進行看重點探討。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存貸利率
為推動金融機構走向完善,促進金融市場日趨成熟,我國逐步加快了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進程,雖然這一舉措促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可自主決定利率,並為其金融發展創新、優化客戶結構等帶來了一定的機遇,但更多的是增大了其挑戰和風險。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基於對利率市場化的正確認知,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此促進自身和利率市場化協調發展。
一、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改革
(一)基本內涵
利率市場化既是金融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市場體製改革的現實需求。簡單地講就是由市場決定利率,即根據市場供求關係和定價機製,以及不同形式的宏觀和間接調控,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重要基礎,並由市場供求情況決定金融機構存款、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形成機製及利率體係[1]。其中債券、貨幣、外彙、存貸款等市場利率均屬於利率市場化的改革範疇。
(二)發展趨勢
根據近幾年利率市場化的發展情況以及“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實施可以判斷,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可能會繼續發展企業債等直接融資市場,以提高其在社會融資中所占的比重;為進一步擴大民間金融,將會大力推進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的前進速度;針對商業銀行,則會繼續將重點放在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上升和下浮空間的增大上,以此促進利率市場化快速而穩定的發展。
二、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在金融市場中,利率是一個重要的核心變量,與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密切相關,特別是在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其必然會為商業銀行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影響。下麵就其主要影響加以闡述。
(一)提高了商業銀行的存貸比
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中,貸款與存款負債之間的比值被稱為存貸比。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之下,商業銀行存款成本會有所上升,加之行業競爭激化,促使其為獲取資金紛紛發行債券,用於降低存款占比;同時商業銀行迫於經營成本的不斷增加,會通過管理資產負債緩解利率風險,但增強的資產流動性則會提高貸款占比,那麼存貸比便逐漸上升,這無疑對商業銀行的經營利潤和市場占有率構成了威脅。
(二)收窄商業銀行的存貸利差
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會促使我國商業銀行擁有更大的自主定價權,同時受金融脫媒影響,存款和貸款利率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勢頭。但就目前而言,我國貸款利率的市場化程度較高,而存款利率管住了貸款利率的放開上限,所以與存款利率相比,貸款利率有著較小的上升幅度,如此一來,存貸利差便會隨之收窄,顯然不利於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
(三)增大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
市場利率化的實現是在放鬆管製和市場作用的配合下優化資源配置,但管製的放鬆無疑會加大商業銀行的風險幾率,若結合國際範圍內的利率市場化經驗來看,部分商業銀行甚至麵臨著被收購兼並的風險,其中選擇權、逆向選擇和激勵、重新定價、同行競爭等風險較為突出,從而使得商業銀行集中度的強化以及數量的減少變得充滿可能。
三、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由上可知,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發展有著關鍵性影響,若不加以及時應對和有效解決,則會危及其生存和發展。故新形勢下,商業銀行應結合利率市場化對自身的影響效應和發展趨勢預測,盡快將應對方案提上日程,以此努力將風險轉化為機遇,更好的適利率市場化改革,進而促進自身穩健發展。下述幾點建議可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