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鳳梅病危期間,申小梅一直守在老師身邊。老師緊拉著她的手說:“人活著得有個目標。前些時我對你說過,咱師徒倆合錄一盤磁帶,用我這老婆子的虛名再帶你一程,看來這個心願實現不了啦。以後你自己若辦成了這件事,別忘了放在我骨灰盒前播放。”小梅怕影響老師的心境,強忍淚水,跑回家大哭了一場。老師去世後,小梅一下成熟了許多。練功時,總覺得老師像過去一樣在身邊指導,練功就特別刻苦;主演老師主演過的幾部諸葛亮戲,總覺著老師像過去一樣在幕條後瞧著,演唱就特別認真。後來,小梅出版了《申小梅唱腔名段欣賞》,錄製了她在《收薑維》、《諸葛亮吊孝》、《舌戰群儒》、《借東風》、《孔明出山》中諸葛亮的6個唱段和《雙靈牌》中的小生唱段,她在老師的遺像前放著,向老師彙報,請老師指教,她相信老師是能夠聽得見的。
劇團排練新編曆史劇《盡瘁祁山》描寫晚年諸葛亮出征伐曹魏、六出祁山、壯誌未酬、病死於五丈原的故事。諸葛亮臨終前“孔明我一襲布衣披身上”那段唱腔,大半是新創。申小梅覺得飾演《盡》劇中諸葛亮的難度很大,過去有老師趟開的路,照走就是了,可是這部戲老師沒有演過;過去排新戲有老師在場,遇到難題可以隨時請教,可是如今老師走了,她隻有橫下心自己闖了。她研讀資料,虛心求教,刻苦排練,很好地體現了編劇、導演、作曲的意圖。尤其在唱腔方麵,遵循作曲家提出的“固本求新”的原則,以及既要唱出申派唱腔的神韻、又要唱出個人特色的要求,創造性地發揮,出色完成了排演任務,赴京演出,獲得廣泛好評。一場演出中,觀眾鼓掌達三十多次,不少人上台向她贈書贈畫,以示祝賀。在河南省第九屆戲劇大賽中,《盡瘁祁山》獲得金獎,申小梅本人又一次獲得表演一等獎。近年來,申小梅的藝術實踐獲得廣泛認可,1999年她獲得第七屆“香玉杯”藝術獎,1999年獲得河南省青年演員戲曲大賽一等獎,她在《收薑維》中的演出,經常被中央電視台3套、11套播放。如今,她榮獲第2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燦若雲霞的梅花叢中,她能看見申鳳梅老師慈祥的笑顏。
申小梅意識到老師為藝術探索終生,而自己才剛剛邁出一小步,況且,那些對自己的讚許和掌聲,還包含著許多對老師的懷念和敬意。她領悟到“創新突破是申老師藝術的精髓”,“走進”老師她付出了很多代價,“走出”老師還需付出更多的代價。她給自己定下新的奮鬥目標:“要在如何把老師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上下工夫”,決心“學習老師獻身藝術的誌向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