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生命之火取暖(1)(1 / 2)

1.命中暖意

女兒是母親的心頭肉,懷胎十月,孕育著小小的生命;一朝分娩,經曆人生最大的一次挑戰。

看著她笑,看著她長大,當媽的清楚,有朝一日她會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會脫離父母的懷抱組建自己的家庭,到時候,她會帶著她的孩子來看望她,直到再看著她的孩子長大……

她想象了種種未來,卻從未想過有一天,當她白發蒼蒼的時候,要麵對女兒的離開,而這一次離開,是永久性的。她不說心傷,人人皆知她心傷。

1994年,錢鍾書檢查出膀胱癌,在手術過程中,又發現右腎萎縮壞死,需要一並切除。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這是一場大手術,楊絳擔心他能否吃得消、扛得住。手術完成後,她日夜守護在他的病床前,寸步不離。她早已不再年輕,身體也並不硬朗,熬了這麼多天,護士勸她回家休息,讓家裏其他人過來看著,她卻笑著說:“鍾書在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

錢鍾書看著她日夜操勞,臉上的憔悴是遮不住的,他讓她回家換別人過來,她卻擰著不肯走,在她心裏,換誰都不如她親自照看。每每提起讓她休息,她就說些別的打岔,錢鍾書也知道妻子的脾氣,索性不再說了。當錢鍾書出院時,楊絳已然憔悴不堪,她為他傾盡了心力。女兒知道父親最疼愛她,便回家住了一陣子,給他們講些新鮮有趣的見聞,一家人說著、笑著,其樂融融。

自從這次出院後,錢鍾書的病反反複複,沒多久又住進了醫院,而這一次一住就是四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檢查結果顯示膀胱頸上發現了癌細胞,便緊接著做手術,手術完成後,又出現了腎功能衰竭,經過搶救才保住了性命,最後隻能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病痛折磨著這位老人家,他的身體愈發虛弱,甚至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了,但他的頭腦還很清醒,每當楊絳對他說些什麼,他便用眼神作回應。這時的他已經無法正常進食,隻能靠鼻飼的方式攝取營養,楊絳便精心熬了雞湯,混在營養液中,為他補充能量。為了讓他更多地汲取營養,她做了各式各樣的果泥和肉泥,魚肉的刺、雞肉的筋,她都會細心地處理好,至於她自己的夥食,則將就著來。

四年的時間,楊絳從未有過一刻的懈怠,她盡心竭力地照顧著丈夫,隻求上蒼能夠多給他些生的時日。

錢鍾書正病著,楊絳一個人忙裏忙外,近乎筋疲力盡,雪上加霜的是,女兒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住進了醫院。原本苦苦支撐的楊絳,如今得知女兒也病了,隻覺得天塌了一般。

錢瑗的病與繁重的工作有直接關係,她先後做了北京師範大學英語係教授、中英合作項目負責人,英國《語言與文學》編委,全國高校外語專業指導委員會和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學位委員會的各種委員,對於名利她都不感興趣,隻是一心鑽研學問。她熱愛自己的教育工作,時常備課到深夜,一大早又要趕去學校,身體畢竟不是鐵打的,時間久了難免會撐不住。

其實她生病已久,隻是開始的時候並未在意,後來腰疼得厲害,也沒有去醫院仔細診治,由此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疼就自己忍著,從沒有跟媽媽說過,她知道媽媽照顧爸爸已經夠累了,她不願再讓她擔心,便隻是說擠公交汽車閃了腰。她帶病堅持工作,直到有一天,疼得根本下不來床,這才去醫院檢查,確診為骨結核,脊椎已經有三節發生了病變,隨後又發現肺部也有問題,便住進了醫院。專家會診後,確定她已是肺癌晚期,肺部積水嚴重,而且癌細胞已經擴散,情況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