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對於這句話,別人怎麼看待唐朔不清楚,唐朔也不知道富人家的孩子是否早當家,但他很清楚自己,在很早以前就當家作主了。
唐朔的老家在鳳陽,雖然地名很斯文很拉風,但實實在在不是個好地方,尤其是對於唐朔這樣土生土養,地地道道的鳳陽人。
唐家原本也算是顯赫一時的地方富豪,在唐家灣也是有頭有臉麵的大戶人家,兄弟姐妹姑姑嬸嬸舅舅全加一塊,也不下三四十人,雖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但在唐家灣,也能算是大哥大。
隻可惜,老天不給唐氏家族發展壯大的機會,連續五年大旱,將鳳陽的地皮暴曬的沒有一絲水分,開春時丟到地裏的糧食,別說來年豐收,就連種子本都撈不回來,靠著莊稼養活自己的唐家,三四十人就這般活活餓死。
和那些餓成皮包骨然後被丟到亂葬崗的唐氏長輩相比,當時年僅七歲的唐朔無疑是很幸運的,他被一個老和尚收留。
收留唐朔的老和尚,是皇覺寺的當代主持了然大師,並且賜了唐朔法號‘道慧’,搖身一變,成了小腦瓜閃閃的和尚。
雖說當了和尚有很多的戒律要遵守,但好歹有口飯吃,為了能繼續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為了延續唐家一脈的香火,唐朔安然的接受了‘道慧’,成為了皇覺寺道字輩之中年齡最小的‘高僧’。
時間一晃,十年風雨便乍然而逝,曾今的小和尚也長成了如今體格健壯的小夥,麵目紅潤,肌肉發達,腦門瓦亮,一點也看不出來小時候挨過餓,倒像是一頭人形猛虎。
皇覺寺建在鳳陽山日精峰山腳,有大雄寶殿,天王殿,禪堂,萬象佛塔,戒律堂,鍾亭等等建築,規模極其雄偉,而生活在其內的僧人多達千餘名,被稱之為‘天下第一寺’。
皇覺寺之所以被修建的如此之雄偉,就不得不說一個人----當今的皇上,自稱千古第一帝王的朱元璋。
朱元璋幼年的遭遇和唐朔有些相似,同樣是為了生計被迫出家。但朱元璋的機遇要比唐朔幸運很多。
當時正值中原大地被西邊蠻族侵略,曾今有過幾度輝煌的文明慘遭毒手,人傑地靈的漢人也隻能在蠻族鐵蹄之下苟延殘喘,無數的中原兒女,用他們嬌小的身軀,如同螞蟻般撼動著蠻族建立的大元王朝。
在這些眾多的反抗勢力當中,明教無疑是他們的領頭羊。憤青的朱元璋扛著鋤頭,咧著嘴巴,高高興興的加入了明教之中。
命運很有幽默感。朱元璋不停的戰鬥,身邊的教眾一茬接一茬的倒下,他卻艱難的活了下來,最終在皇覺寺內,他坐上了明教最高的那把椅子,成為了明教第三十八代教主。
上天似乎想將這個玩笑開到底,朱元璋很幸運的被選中,成為終結蠻族的利器,趕走蠻族,建立了大明王朝,號洪武。
當上帝王的朱元璋,是不會忘記皇覺寺昔日的恩情,大肆的賞賜外加種種優待便接踵而來,讓這座小廟幾年之間,成為了聞名天下的第一寺。
算算時間,大明王朝從建立至今,已經有二百七十六年的時光,而洪武大帝朱元璋,也坐在那一張龍椅上,二百七十六年。
在這個世界隻生活了十七年的唐朔是無法理解,將近三百年的時間到底有多長,更加無法想象出活了三百年的朱元璋,會變成一個怎樣的老妖怪。
但至少讓唐朔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們唐家虧大發了。他死去了老爹才不過四十多歲,將他死去的所有親戚全部加在一起,也沒有人家的零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