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鞏固基礎 提升基礎 優化基礎(1 / 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征求意見稿)》已予公布,這是教育界值得慶幸的一件事。細讀《規劃綱要》,我們對未來十年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戰略、發展任務、改革重心和保障措施會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會對此有著深深的認同。《規劃綱要》充分表達了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度優先發展教育。努力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決心與部署,它會對國家中長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指導與引領作用。

在《規劃綱要》所確立的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戰略和發展任務中,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仍受到高度重視,它在未來十年整個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所具有的基礎性、優先性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在《規劃綱要》的宏大篇章中,有關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內容赫然醒目、占有較大的分量。基礎教育被賦予新的意涵。有著新的發展目標與願景,有著新的發展方略與措施。堅持基礎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保障更高水平和更優質的基礎教育的實施成為《規劃綱要》重要的亮點與特色。《規劃綱要》所闡述的基礎教育的內容,概括起來,有三大方麵:

一、鞏固基礎

未來十年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是在基礎教育的發展已取得巨大成就,尤其是進入本世紀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已全麵實現,教育公平邁出重大步伐的基礎上向前推進的。我國基礎教育發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來之不易,它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體現與標誌。鞏固基礎教育尤其是鞏固九年製義務教育發展的成果對於未來基礎教育的繼續改革和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規劃綱要》在規劃基礎教育的中長期發展中將鞏固基礎教育的發展成果作為重要要求與任務。《規劃綱要》明確要求:“鞏固義務教育普及成果”,“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而要鞏固義務教育成果,便需要依據我國城鎮化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時推進的特點。進一步合理規劃學校布局,繼續保持“方便學生就近入學”的政策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良好實施:需要繼續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製公辦中小學為主,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需要繼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服務體係:需要繼續采取措施,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學習困難、就學困難等原因而失學。《規劃綱要》所提出的上述要求構成了鞏固義務教育成果的措施體係,它切中現階段影響義務教育健康發展的主要問題,措施明確、具體,既是對業已形成的促進義務教育均衡推進、公平發展的良好政策的堅持,又是著眼於鞏固義務教育的成果,對既往政策的進一步豐富與完善。

二、提升基礎

提升基礎是指將基礎教育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與階段。《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未來十年我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新任務和新目標:一、基本普及學前教育。到2020年,全麵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屆時學前一年毛入園率由2009年的74%提高到95%。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由2009年的50.9%提高到75%。二、提高九年製義務教育的鞏固水平和義務教育的質量。到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的鞏固率由2009年的90.8%提高到95%,與此同時,通過建立國家義務教育質量基本標準和檢測製度。通過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標準、教師資格標準等以全麵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的義務教育。三、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麵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的綜合素養。到2020年,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由2009年的79.2%提高到90%,以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麵滿足初中畢業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在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同時,通過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通過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係和建立學生發展指導製度,以全麵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的綜合素養。透過上述三大目標,我們可以認識到,未來十年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將進入一個全麵提高普及教育的年限,全麵提升普及教育水平與質量的階段。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由今天的普及九年製義務教育向普及學前教育和普及十二年製中小學教育的跨越。這是又一次曆史性跨越。它將使我國普及教育的年限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為我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