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超脫生死才能處變不驚
每天晚上,雲居禪師都要去荒島上的洞穴裏坐禪。
有幾個愛搗亂的年輕人想捉弄一下他,便藏在他必經的路上,等到他過來的時候,一個人從樹上把手垂下來,扣在禪師的頭上。
年輕人原以為雲居禪師必定會嚇得魂飛魄散,哪知雲居禪師任年輕人扣住自己的頭,靜靜地站立不動。年輕人反而嚇了一跳,急忙將手縮回,此時,雲居禪師又若無其事地離去了。
第二天,他們幾個一起到雲居禪師那兒去,他們向雲居禪師問道:“大師,聽說附近經常鬧鬼,有這回事嗎?”
雲居禪師說:“沒有的事!”
“是嗎?我們聽說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時候被魔鬼按住了頭。”
“那不是什麼魔鬼,而是村裏的年輕人!”
“為什麼這樣說呢?”
雲居禪師答道:“因為魔鬼沒有那麼寬厚暖和的手呀!”
他緊接著說:“臨陣不懼生死,是將軍之勇;進山不懼虎狼,是獵人之勇;入水不懼蛟龍,是漁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麼?就是一個字‘悟’。連生死都已經超脫,怎麼還會有恐懼感呢?”
世事變幻,禍福無常,超脫生死是人生的一種至高境界,隻有達到這種境界,才會在遇到一些意外的突發事件時,能夠保持冷靜,處變不驚,從容應付。
佛禪小故事
生與死
弟子問神山僧密禪師:“請師父談一談生死之事。”
僧密禪師說:“你什麼時候死過?”
弟子說:“我不曾死過,也不會,請師父明示。”
僧密禪師說:“你既不曾死過,又不會,那麼,隻有親自死一回方能知道死是怎麼一回事。”
路遙雖能知馬力,日久未必見人心
從前,在一座山上,有一座廟宇,廟裏有一位和尚。這和尚已年近花甲,加上有些積蓄,便思量著物色一個老老實實、品德端正的小和尚。
一天,一個小青年來到廟裏,求見老和尚,表示願意出家。老和尚沒有表態,先叫他在太陽底下站兩個時辰再說。這時正值盛夏,赤日炎炎似火燒,一會兒,小青年熱汗吱吱直冒,打熬不住,趁老和尚不在,偷偷溜下山去了。
過幾天,又有一個後生來到廟裏,誠懇地要求出家,請老和尚收他為徙。老和尚也沒有馬上答應,先叫他到小溪裏洗兩個時辰木炭再說。後生覺得洗木炭是捉弄人,當場丟下木炭揚長而去。老和尚見了,不由得連連搖頭。
又過了一段時間,山下又來了個年輕人,他一踏進廟門,就一頭拜倒在老和尚麵前,發誓出家終生,不再糾纏塵世,懇求老和尚開恩收下他。老和尚見他出家之心如此堅決,而且又這般有禮,心裏有五分歡喜。於是,他便吩咐他先在太陽底下站兩個時辰,之後再進廟裏麵談。青年人二話不說,真的在烈日下站了兩個時辰,身上曬脫一層皮,老和尚見了,心裏又增加了三分歡喜。接著老和尚又叫他去洗木炭,青年人毫無怨言拾起木炭,足足洗了兩個時辰。老和尚見這位青年人如此循規蹈矩,彬彬有禮,誠實聽話,自信收到了一個好徒弟,當下便收進門來。
卻說小和尚進廟後確實十分出眾,一月有餘,所做的事件件都令老和尚稱心如意,老和尚人前人後好幾次都說:“收了這麼個賢明老實的徒弟,和尚我真是前世修得的緣啊!”
又是一月過去了。這天老和尚要下山化緣,簡單地交代了小和尚幾句,就放心地走了。可是待老和尚三天後歸來,廟裏早被洗劫一空,唯見牆上留下四句詩:
老老實實日下站,老老實實洗木炭;
和尚師父出了門,老老實實挑幾擔。
即使你擦亮眼睛,經過長期觀察,也很難看清楚一個人的心。輕易相信自己的判斷力,而又輕易地相信別人,往往就會被別人所騙。關於這一點,“臥薪嚐膽工”那個經典故事曾給我們作過最好的詮釋。
該哭就哭是本性,也是佛性
一名身負重傷的士兵從戰場上歸來。但是迎接他的比戰場還要殘酷,家園被毀,愛人背叛。他想哭,但是想起自己是戰士,他就硬把眼淚忍了回去。
大家都翹起了大拇指:男兒有淚不輕彈,你是個真正的英雄。
國王是一個佛教徒。在別人的建議下,他要為女兒搞一次比武招親,許多人踴躍參加,這位戰士也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