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以佛心度己,以禪心度人(2)(3 / 3)

又有一天,師父讓小和尚曬香菇。

“曬幹之後,裝進袋子。”師父說。

“知道了!”小和尚應著,覺得師父真操心。

沒想到正裝袋,師父又來了:“不要全裝在一個大袋。多分幾個小袋子,封緊了!別透氣!”

“知道了!”小和尚心想,“師父真是囉嗦!”

野生的香菇特別香,炒青菜時丟進幾朵,就有了說不出的好滋味,到院裏用齋的施主莫不稱讚。

第一包香菇用完了,小和尚打開第二包,大叫一聲,衝去向師父報告:“不好了!不好了!香菇裏長滿了小蟲,不能吃了!”

“別急!這包不能吃,別包說不定能吃!”師父說,“把剩下的幾包也打開看看!”

小和尚緊張地打開那些包,嘴角笑到了耳根。

“這就是我要你分包密封的道理。”師父敲敲小和尚的頭,“你以為畫板是保護畫的,豈知板子也傷了畫,你總以為袋子是防外麵蟲子咬香菇,豈知香菇裏原來就可能有蟲。”

最後師父說:“我們總怕別人會害自己,其實害自己的不一定是別人,有時恰恰是自己!我們應該常常清理自己的心蟲,別讓它偷偷啃食我們的心或飛出去害別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蟲,這心蟲可能是自私,可能是嫉妒,可能是猶豫,可能是暴躁,可能是貪欲,也可能是不該有的情欲。要去除心蟲,必須要修正自己的心態和言行——管好自己。

佛禪小故事

不要輕言能行

有一個久戰沙場的將軍,厭倦了戰爭,專程到大慧宗臬禪師處要求出家。

他對宗臬禪師說:“禪師!我現在已看破紅塵,請禪師慈悲收留我出家,讓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禪師說:“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會習氣,還不能出家,慢慢再說吧!”

將軍著急道:“禪師!我現在什麼都放得下,妻子、兒女、家庭都不是問題,請您即刻為我剃度吧!”

宗臬禪師依然說:“慢慢再說吧!”

將軍沒辦法,隻好作罷。

有一天,他一大早就到寺裏禮佛,宗臬禪師一見到他便說:“將軍為什麼這麼早就來拜佛呢?”

將軍學習用禪語詩偈說道:“為除心頭火,起早禮師尊。”

禪師開玩笑地也用偈語回道:“起得那麼早,不怕妻偷人?”

將軍一聽,非常生氣,罵道:“你這老怪物,講話太傷人!”

宗臬禪師哈哈一笑道:“輕輕一撥扇,性火又燃燒,如此暴躁氣,怎算放得下?”

每一天都是嶄新的自己

有一次,有一個人去侮辱佛陀——他朝佛陀的臉上吐了一口唾沫。

佛陀擦了擦臉,然後問他:“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好像他說過什麼似的。

這個人糊塗了,因為他從來沒有料到會有這種回答,他走了。可他整夜不能入睡,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做了件絕對錯誤的事,覺得有罪惡感。

第二天早上,他來了,跪在佛陀腳下說:“饒恕我吧!”

佛陀說:“現在誰來饒恕你?你對著吐唾沫的那個人已經不在了,吐唾沫的那個人也不在了——所以,誰將饒恕誰?忘了它吧,現在,什麼事都無法做了,一切都已經結束了!因為沒有人了,昨天的兩個人都已經死了,還能做什麼呢?今天你是一個嶄新的人,我也是一個嶄新的人。”

人生中難免有不快和憂愁。當新的一天來臨時,我們都是一個嶄新的人,因為昨天的我們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我們應學會忘記不快和憂愁,因為那都是昨天的事了,過去的就應該讓它成為過去。

自身的價值來源於對自己的認識

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們的徒弟,給他的徒弟一塊石頭,叫他去蔬菜市場,並且試著賣掉它。

這塊石頭很大,很好看。但師父說:“不要賣掉它,隻是試著賣掉它。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隻要告訴我在蔬菜市場它能賣多少錢。”

徒弟去了蔬菜市場。在菜市場,許多人看著石頭想:它可以作很好的小擺件,我們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們可以把這當作稱菜用的秤砣。於是他們出了價,但隻不過幾個小硬幣。徒弟回來後說:“它最多隻能賣到幾個硬幣。”

師父說:“現在你去黃金市場,問問那兒的人。但是不要賣掉它,隻問問價。”

從黃金市場回來,徒弟很高興,說:“這些人太棒了,他們樂意出到1000元錢。”

師父說:“現在你去珠寶商那兒,但不要賣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