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以佛心保持平和,以禪心靈活應變(3)(1 / 2)

一休心裏清楚,師父這是怕自己偷吃,故意拿話來迷惑他。等師父走後,一休毫不客氣地把整瓶蜂蜜拿來都吃光了。味道真好!好吃極了!一休讚不絕口。可是等師父回來怎麼向他交代呢?一休靈機一動,順手又將師父最心愛的玉蘭花瓶打得粉碎。

當師父辦完事回來,還未進門就聽到有哭聲,他邊納悶邊往裏走,卻發現一休正躺在地上號啕大哭。

師父剛要開口問他怎麼回事,一休卻哭得更凶了,邊哭邊對師父說:“師父!我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你究竟做錯了什麼事?”師父越發納悶。

“師父!我把您心愛的花瓶打碎了!”一休一邊抹眼淚一邊說。

師父果然十分心疼,忍不住埋怨道:“一休,你怎麼這麼粗心大意,把那麼貴重的花瓶給打碎了?”

一休見師父隻顧心疼花瓶,於是又懺悔道:“師父!我知道把您那寶貴的花瓶打碎了罪不可恕,隻好以死來謝罪:所以我就把那瓶毒藥全吃下去了!”

說完後,一休又開始號啕大哭。

任何問題的出現,都有其解決之道。但為什麼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呢?是因為缺少智慧。遇到問題時,不要慌張,也不要逃避,更不要蠻幹,要想辦法解決。凡事隻要動動腦筋,都會有解決之道。需要指出的是,在上麵的故事中,師父的撒謊和一休的做法都是有失偏頗的。

佛禪小故事

以不變應萬變

道樹禪師建了一所寺院,與道士的“廟觀”為鄰,道士放不下觀邊的這所佛寺,因此每天變一些妖魔鬼怪來擾亂寺裏的僧眾,要把他們嚇走。今天呼風喚雨,明天風馳電掣,確實將不少年輕的沙彌都嚇走了。可是,道樹禪師卻在這裏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後,道士所變的法術都用完了,可是道樹禪師還是不走,道士無法,隻得將道觀放棄,遷離他去。

後來,有人問道樹禪師說:“道士們法術高強,您怎能勝過他們呢?”

禪師說:“我沒有什麼能勝他們的,勉強說,隻有一個‘無’字能勝他們。”

那人接著問道:“無,怎能勝他們呢?”

禪師說:“他們有法術,有,是有限、有盡、有量、有邊;而我無法術,無,是無限、無盡、無量、無邊;無和有的關係,是不變應萬變。我‘無變’當然會勝過‘有變’了。”

在與對手過招時,無招往往勝有招

日本東京有一個武功高強的武士,精通禪道,盡管他年紀很大了,但在和人交手的時候,仍然次次獲勝。

一天晚上,一個年輕力壯的武士前來拜訪。這個武士不但武功高強,而且膽大妄為,橫行鄉裏。他和人比賽的時候,經常先用各種方式將對方激怒,逼得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先出手,然後,自己抓住這個時機,平靜而仔細地觀察對方的漏洞,一旦抓住對方的弱點,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進行反擊。使用這種招數,再加上自己的超常武功,年輕武士在和人交手時,也從未失敗過。

年輕武士久仰老武士的聲名,但因為年輕氣盛,不把老武士放在眼裏。他這天前來拜訪的目的就是踢館,想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名望。

弟子們擔心老武士年齡太大,不是年輕武士的對手,都紛紛勸他不要接受挑戰,或者挑選自己的年輕弟子迎戰。可是,老武士接下了對方的戰帖,並決定親自出戰。

兩大高手比賽的消息不脛而走,人們紛紛來到市區的大廣場前,觀看這場不同尋常的比賽。

比賽開始了,年輕武士像往常那樣,開始侮辱老武士,對他扔石頭、香蕉皮,還往他臉上吐口水,用髒話侮辱他,想以此來激怒他,但老武士不為所動。

這樣折騰了好幾個小時,老武士始終一動不動,既不生氣,也不搶先出手。這是年輕武士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情況,他罵得嗓子都啞了,並且精疲力竭,已經沒有力氣和勇氣向老武士進攻了。最後,血氣方剛的武士不戰而退,灰溜溜地逃跑了。

回來後,老武士的弟子們都氣不過,紛紛質問道:“師父,您為什麼不好好教訓一下那個狂妄自大的家夥呢?”“就是!那個小子太過分,師父您怎麼能忍受?再說,這樣也有損師父您的聲名。”

麵對弟子們的質問,老武士沒有辯解,反而問道:“假如有人帶著禮物來見你,你不接下禮物的話,禮物歸誰?”

弟子齊聲回答道:“當然是歸送禮的人。”

老武士微微一笑,說到:“妒忌、憤怒和侮辱難道不是同樣的道理嗎?如果這些東西你都拒收,它們還是歸對方所有。”

老武士最後說:“從對招的角度來說,他是有,我是無,無招勝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