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常見病的防治(1 / 3)

第十章 常見病的防治

醫學科學的崇高使命在於它為人類的健康做出貢獻。醫學的發展,對社會、家庭和個人都產生著一定的影響,它是一門與人民生活、學習、健康息息相關的科學。

神經病學是醫學科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當今醫學發展的前沿性學科之一。它的主要目的研究有關神經係統的生理病理,使之為預防與治療服務。

青少年朋友們平時受到的教育多以基礎的書本知識為主,所以本篇隻是對神經科常見的一些疾病的簡介,當然還包括一些精神病方麵的內容,以供同學了解。

一、夜驚、夢魘和夜行症

夜驚、夢魘和夜行症雖然都屬於睡眠障礙,但究其表現又各有不同。

夜驚多發生於兒童,發作時突然放聲尖叫、呼喊或嚎啕大哭,表情驚恐、麵色蒼白、心跳、呼吸顯著加快,甚至大汗淋漓,但片刻後又能重新入睡,它以極度驚恐、強烈情緒色彩和高度植物神經變化為特點,往往因患兒睡前聽驚險故事、恐怖電影或受驚嚇而夜間多發的,多數夜驚能隨時間推移而消失,說明它與大腦皮層發育未完全成熟有關,一般隻要進行睡前安撫,避免接觸恐怖事物,即可防止。

夜行症又稱夢遊,患者多在上半夜於熟睡中突然坐起,在床上爬來爬去,或者下床行動,此時兩眼圓睜,似能識別環境,但表情冷淡、動作笨拙。多數人曆時數分鍾後可上床重新入睡,事後對發病過程不能回憶。國外有報道的一例夢遊患者,夢遊時間長達十年之久。有人估計其在總人口的發生率為1%~6%,並以兒童與男性多見,而且夜間遺尿的發生率也比一般人為多。

隨訪調查,多數的夢遊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幾年內夢遊會逐漸減少或消失。這可能是因為兒童的大腦發育較晚、尚未成熟的緣故,但往往可以在緊張、興奮、環境改變時發生的次數增多,也有認為與兒童神經質有關,由於多數夢遊患者能自行減輕或消失,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對夢遊病患者最重要的是保證安全,避免發生意外,如遷居底層、夜鎖門窗、管理好危險物品等。隻有對那些發作頻繁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鎮靜安眠藥,如口服丙咪嗪也有一定療效。

夢魘一般是較恐怖的夢,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比夜遊症和夜驚多見。它與夜驚相比,焦慮、恐怖、不安程度要輕得多,植物神經改變亦少見,當時不易喚醒,事後能回憶。對於夢魘的機理,眾說紛芸,其中的一種說法認為其發生與睡姿不良有關。這類患者往往睡時手放胸口或頸部,導致心髒或頸動脈受壓,從而使腦供血不足。調查表明,女性的發生率多於男性。夢魘一般也無需做特殊治療,隻需放正睡眠姿勢,平時調節性情,注意鍛煉身體,就可以避免。頻繁夢魘者可服用安定,往往有明顯效果。

二、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神經症的一種,它的主要特點可概括為“易激惹性衰弱”。所謂的易激惹是指精神容易興奮和情緒容易激動,病人往往由於工作(特別是腦力勞動)、學習、交談、看電視等而感到精神興奮、聯想和回憶很多,剛經曆過的事反複在腦海中重演,控製不住。盡管引起精神興奮的事並不一定是使人不愉快,但精神興奮本身使人不愉快,引起失眠、頭痛。病人不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生氣、著急、煩躁不安,難於控製情緒。所謂衰弱是指容易疲勞,病人往往看書一個小時以上就感到很累,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感到腦子亂、思考困難和記不住事。疲勞也可以同時表現在體力方麵,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體力活動使病人感覺很累,並且到第二天疲乏感仍不完全消失。除了易興奮和易疲勞外,病人還有失眠(主要是不易入睡),頭痛(肌肉緊張性頭痛、頭發緊發脹、頭頂有重壓感等)以及肢體各處的模糊不適感。

自覺有神經衰弱的人最好找精神醫生看,以明確診斷。用術語來說,神經衰弱症沒有什麼特異性。很多其他係統疾病,如肝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核、高血壓病等,都有可能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但這些病人的主症仍以其他類似的表現為主。顯然不同的疾病,性質不同,需要的治療也不同。因此,隻有在醫生否定了其他類似神經衰弱的病以後,才能夠確診為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是由不良的心理、社會因素所致,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樣容易患神經衰弱。得神經衰弱的人往往都具有以下一個或多個特點:心情容易緊張,有事放心不下,享受生活樂趣能力低下,容易煩惱,脾氣急躁等。因此,在生活中培養樂觀、豁達的生活品質,鍛煉身體,做氣功,對防治神經衰弱是十分重要的。

三、失眠

睡眠是一種生理過程,正常的睡眠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縮短,初生兒幾乎成天都昏昏入睡,一天要睡20個小時,3~4歲的孩子一天要睡12小時,成人一般隻需8小時左右。當睡眠的節律和睡眠時間發生障礙時,如該睡的時候卻興奮不已,毫無睡意,上床以後輾轉不能入睡,或是睡得不實,且易驚醒,或整宵做夢。次日晨醒後感到頭重腳輕,昏昏沉沉,缺乏應有的清醒感,當以上現象曠日持久,不能自拔或嚴重到足以影響工作、學習時,稱為失眠。

正常人也可以偶爾出現失眠,但多是由於環境和身體的各種刺激妨礙了睡眠過程而出現。影響睡眠的環境因素很多,如:噪音、強光、過冷、過熱、寢具不適等。同樣身體不適也可以引起失眠,此外晚上進食過多或消化不良,飲咖啡、濃茶和其他興奮物時,都可以影響睡眠過程。因此,針對原因,采取適當的對策,就可以基本上消除失眠。

預防失眠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養成並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定時就寢和定時起床也許是最基本的,可惜很多人不重視這一點。有人害怕失眠而提早就寢,這往往使人感到失眠更加嚴重了。正確的做法是,不論失眠多麼嚴重,始終堅持按時就寢(不提早)和定時起床(不睡懶覺)。容易失眠的人特別不宜於臥床時間太多,每天臥床八小時已經足夠了。就寢前一至半小時要避免精神興奮,最好不慌不忙地按習慣進行睡前的準備活動,如洗澡或洗臉、洗腳、刷牙、漱口等。就寢前做些輕體力勞動如洗洗衣服,或做一套不太費力的體操或打太極拳,可以使人精神鎮靜。聽聽音樂,看不感興趣的書刊,也可以誘導睡眠。這些方法各人可以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容易失眠的人最好白天不要睡覺,因為白天睡覺往往使夜間更加睡不好。晚上工作至深夜,經常值班,生活工作不規則,是失眠常見的原因,必要時應改變作息時間。

失眠最重要的原因是心情緊張和心情不愉快,精神放鬆和心情平靜是入睡的前奏。有人一躺下就想起很多事,回顧過去和計劃將來,感到工作沒完成或沒有辦法,擔心明天可能的挫折和失敗。總之,心情緊張,精神興奮,這怎麼能很快入睡呢?還有些人煩惱很多,躺下便一起湧上心頭,更是無法入眠。如不妥善解決這些情緒,就有可能使失眠連續存在下去。這樣一來,就會為失眠而苦惱,而愈是著急愈是無法入睡,有人甚至對失眠產生恐懼心理,每到晚上就會害怕失眠,造成心情格外緊張而更難入睡 。事實上,失眠並沒有什麼可怕的!有人明知著急害怕不利於睡眠,卻無法擺脫,這是什麼緣故呢?原來緊張和不愉快的情緒來源於白天現實生活,隻要麵對現實去解決白天的不良情緒,白天心情舒暢了,晚上自然不會因失眠而發愁著急。

最後,把睡眠的多少看作決定腦力效率高低的唯一因素是不正確的。我們不能片麵追求多睡覺以達到提高腦力效率的目的,腦力效率的高低取決於許多因素,如:情緒愉快,工作有計劃,努力而善於學習,事業心和對專業的愛好,就是一些很重要的因素。對於神經衰弱病人來說,失眠和腦力下降是兩個症狀,它們有共同的原因,那心理社會因素。單純怪失眠是不正確的,而且容易引起對失眠的恐懼,對病情不利。

四、頭痛

頭痛是神經科疾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但它往往並不隻局限於神經係統疾病。其中機理大都涉及頭部(以及相鄰的麵部與頸部)痛覺神經纖維受物理或化學刺激而產生的動作電位和其向腦內的傳導。一般顱內病變引起的頭痛多因刺激帶痛覺組織而引起,包括牽拉或壓迫,動脈擴張或破裂,以及化學刺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此外,由於全身疾病發熱,缺氧、貧血、高血壓、高碳酸血症導致腦血流量增加,也可引起頭痛。

頭痛的類型很多,偏頭痛是一組常見的頭痛類型,為發作性神經-血管功能障礙,以反複發生的偏側或雙側頭痛為特征。本病患病多在青年或成人早期,但兒童發病者也不少見,且發病頻率不等,自每年一至數次至每月一至數次不等,偶然多還每周兩次。

典型的頭痛於發作前數小時至一日前,患者可能會感到頭部不適,嗜睡、煩躁、饑餓或小便減少。並且一般會有先兆出來,以視力先兆最為常見,可為暗點、亮光、異彩,或較複雜的幻覺,均自中心視野開始,緩慢擴大並向雙側蔓延,然後同向視野中的幻覺,先兆持續10~40分鍾,然後迅速消失。下次發作可能在同側或對側。先兆也偶然表現為咽、舌、唇部或偏側肢體感覺異常,偏側麻木,偏側輕癱或失語。當先兆症狀消退後 ,很快發生頭痛,頭痛為鈍痛性或搏動性,常伴有厭食、惡心和惡吐,患者麵色蒼白,精神萎靡,畏光、厭食,持續數小時或十多小時,進入睡眠後則恢複如常。

偏頭痛的病因很多,統計表明,約有6%的患者有家族史,但無一致的遺傳型式。另外 ,它同一些顱內疾病,情緒等方麵的原因也存在一定關係。

還有一些特殊的偏頭疼,例如所謂的叢集性頭痛,主要見於中年男性,每次發作通常連續數周,發作時間與疼痛部位大體不變,同時伴有流淚、流涕。所謂“基底偏頭疼”主要見於青年女性,發作時伴頭暈,步態不穩,嚴重的可意識不清,發作後恢複良好。

偏頭疼是由於顱內血管收縮與擴張異常造成的,特別是異常的擴張,引起血管暫時的麻痹,血中出現導致頭痛的物質,刺激神經引起頭疼。

對於典型的偏頭疼,對症治療是很有效的,主要是麥角胺與咖啡因同時服用。麥角胺對平滑肌有收縮作用,血管壁上的肌肉都是平滑肌,因此服用麥角胺可立即使血管由擴張變為收縮狀態,或限製其擴張,達到治療效果。正確的服藥法是在頭疼先兆時或頭疼剛開始時服用,若等到頭疼劇烈時再服藥,效果就不大或完全無效。

對偏頭疼的發作,可摸索出一定規律,如在季節變換時,月經來潮時,但不一定都有規律,因此對偏頭疼的預防,目前還沒有較好的方法,有些預防發作的藥,要長期服,很難堅持,偏頭疼的預後一般良好,不會有什麼並發症。

最後強調一點,位於一側頭疼隻不過是一種症狀,偏頭疼或血管性頭疼隻是其中一種,另有一些嚴重的疾病,包括腫瘤在內,早期的症狀也可能隻是一側頭疼,要仔細區別,以防止錯誤診斷。

五、遺尿

有的兒童白天行為正常,但夜間睡眠中經常尿床,甚至青春期的青少年睡眠時也有尿床現象。夜間尿床給兒童和父母常帶來很大麻煩。兒童常因此受到父母的訓斥,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以為得了什麼見不得人的疾病,他們經常情緒低沉,精神不振,或長期處於悶悶不樂的狀態。

為什麼會發生夜間遺尿呢?為什麼青春期的青少年還會發生夜間遺尿呢?

夜間遺尿最常見的原因是隱性脊柱裂。脊柱裂是脊椎椎管後部先天性閉合不全,經常發生在腰髓部。隱性脊柱裂是一種輕型脊柱裂,往往僅有一兩個脊椎後部未閉合。多數脊柱裂者骶部表麵無異常,也無疾病的表現,僅在脊柱X線檢查時意外發現骶椎裂。部分骶椎裂者發生骶骨和骶神經根粘連,甚至發生輕微骶神經根的損害,並削弱了骶髓對膀胱排尿功能的控製。白天兒童處於清醒狀態,右大腦的協助下能管理好膀胱的排尿功能。夜間,入睡以後,骶髓的排尿中樞和其神經根不能恰當地管理膀胱的排尿功能,就發生遺尿。

有的人在青春期才發生夜間遺尿,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的長度增長也較快, 而脊髓的長度增長較慢,發生脊髓的下端上移,骶椎裂者常有骶神經根和骶骨的粘連,脊髓下端上移過程中發生骶神經根牽拉和損傷,造成夜間睡眠中遺尿,甚至發生其他骶神經根病變的表現。

隱性脊柱裂如果沒有神經功能障礙,可不用特殊治療。有夜間遺尿或其他神經功能障礙者可以給予下列治療。

1.病情解釋:對遺尿兒童、青少年和其父母解釋病情,解除心理上的顧慮,告訴他們遺尿症是能治好的疾病,隨著年齡增長,遺尿會逐漸減少並停止。

2.培養夜間起床排尿的習慣,每晚能起床排尿1~2次,使膀胱不致過多充盈,以減少遺尿的機會。兒童和青少年夜間睡眠較深者,可用鬧鍾按時喚醒,或由父母定時叫醒令其排尿。

3.阿托品類藥物治療:如阿托品0.3毫克,每日一次,睡前口服;顛茄8~16毫克,每日一次睡前口服,阿托品類藥物能抑製膀胱排尿,減少遺尿。

六、青少年中風

青少年也有可能發生中風,無論是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或是腦血栓的形成和腦栓塞均能在青少年時期發生。當然,青少年發生中風的常見原因不是高血壓病和動脈硬化,而是其他疾病,例如脈管炎、心髒疾病、先天性血管疾病,外傷和其他同科疾病。

1.脈管炎:感染性脈管炎、結核病、風濕病、隱球菌病和梅毒均能並發腦內脈管炎。鉤端螺旋體病也常並發腦動脈炎,上述脈管炎一般都是同腦內動脈閉塞造成腦栓塞。頸部、咽喉和扁桃體的化膿性感染可直接播放到顱內動脈,因而並發動脈內膜炎並造成頸內動脈狹窄或閉塞。

非感染性脈管炎:其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節結性動脈周圍炎、係統性紅斑狼瘡、血拴閉塞性脈管炎均可並發腦內的脈管炎,多數因動脈狹窄或閉塞造成腦梗塞,有時可見少量腦出血。

無脈病(多發性大動脈炎):在青年女性較為多見。本病為主動脈前以及頸動脈、鎖骨下動脈和椎動脈起始部的狹窄,因而發生頸動脈和椎動脈缺血的症狀,但同時有肢體動脈搏動減弱等表現。

煙霧病:最初認為該病是先天性血管畸形,目前認為其中大多數是因不同原因的脈管炎所引起的,腦血管造影見兩側頸內動脈遠端和大腦中動脈的閉塞和腦底部有異常血管網,因血管網形似煙霧故而得名,本病在青少年主要表現為(在成年人主要表現為缺血性腦病)蛛網膜下腔出血。

2.外傷、顱腦外傷常因腦血管破裂,而造成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底骨折也可造成腦底動脈閉塞或破裂。頸部嚴重鈍傷可造成頸內動脈內膜挫傷,並發頸脈狹窄或閉塞。

3.腫瘤:顱內腫瘤並發腦血管病稱為瘤卒中,瘤卒中以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多見。因腫瘤的病理血管破裂所致。有時,腫瘤也可壓迫血管,造成腦血管閉塞。

4.其他內科疾病: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均可能並發腦血管狹窄或閉塞。青年人的腎性高血壓病人也可能並發腦中風疾病。

由以上列舉的病因可知青少年期同樣能發生中風疾病,但原因和老年人不同,根據資料分析,較常見的病因是風濕性心髒病並發腦栓塞、脈管炎和血管畸形。對此,青少年朋友應防患於未然,絕不能掉以輕心。

七、青少年飲酒對腦的損害

葡萄美酒夜光杯,酒,特別是美酒,曆來被許多人所喜愛,喜慶佳節,親朋好友聚會,偶然飲一點度數不大的酒,應該說對健康無大害。但天天飲酒,特別是烈性酒,對學習和健康都會帶來很不好的影響。

青少年朋友還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一方麵肝髒對酒精等的解毒功能還不很高;二來青少年朋友易受別人影響,常常幾個哥們聚在一塊,喝酒就是很平常的。其實,酒精對身體,對腦的影響是很大的,青少年朋友們正處於智力發展的黃金階段,應多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如果因喝酒貪杯,而浪費了大好年華是很可惜的。

酒精對神經係統的損害是多種多樣的。首先可造成多發性神經炎。得了這種病以後,雙手麻木,冷熱不知。嚴重時還會出現肌肉萎縮,即手與腳自腕關節以下,針刺沒有感覺,好像戴了一副手套。

其次,酒精對神經係統的損害還會引起一種叫脊髓後側索聯合硬化病,得了這種病後,病人走起路來不知深淺,像踩在棉花上,兩腿發僵、沒勁,嚴重時甚至會癱瘓,這種病與體內缺乏維生素B12有關。長期飲酒可引起慢性胃炎,影響吸收維生素B12,一旦得病,早期大量補充維生素B12可治好,晚期治療就困難了。

此外,酒精還可以影響大腦顳葉的海馬、乳頭體這些神經結構,出現近記憶障礙、定向力障礙,以及虛構。

附錄

腦波與大腦

大腦中運作著各種功能不同的腦波,這些腦波有如電波一樣,依一秒時間的傳達波,可分為α波、β波、θ波、δ波。

α腦波有八——十三貝爾茲(周/秒),是活動力最強的腦波,也是促使我們樂於去學習的右腦腦波,通稱學習腦波。另外α波還能激活A10神經,使人感覺輕鬆、愉悅。

β腦波約十四——三十貝爾茲,是大人所最常用的左腦腦波。β腦波的主要功能,是將人類感觀搜集到的信息做整理及判斷,以決定如何處理(運用)。β腦波的運作細致敏銳,因此不適於學習。

在幼兒的大腦中,最活躍的是α學習腦波,八~十三貝爾茲的腦波力,最適於將很多很多新的信息作自然地吸收,所以α學習腦波最適於幼兒做學習功能用。

六歲前幼兒的大腦在運作上,以α學習腦波為主,到六周歲以後,不適合學習的β腦波才漸漸發揮運作功能。此時,大腦由古皮質為重心的思考方式轉為新皮質為重心的思考方式;大腦的記憶方式也從潛意識的直覺記憶轉而成意識的推理記憶。潛意識與意識間會產生障壁,造成學習困難。這也是六歲以前的幼兒,能很自然地發揮驚,人學習力的最主要原因。

α及β兩種腦波的變化,對幼兒的學習能力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如果能通過一定的訓練則可使α學習腦波活躍並延緩其衰竭,促使左右腦平衡發展,達到大腦發展的最理想狀態。

θ腦波約四——七貝爾茲,是具有腦眠作用的腦波,一般催眠術中經常用到這種腦波,對注意力的集中最具功效,此時人處於迷迷糊糊的狀態之中。

δ腦波約零點五——三點五貝爾茲,是人熟睡時的腦波,此時人處於無意識狀態之中,表睡眠質量較高。

胎教與腦科學

正常的新生兒大腦神經細胞約為一百四十幾億個,和成人的數量相差無幾,因此過去認為「新生兒的腦子是一張白紙」的觀念是錯誤的。而幼兒期的腦部發展已達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可見「胎教」和「育嬰」的方法極為重要。人類從出生開始就隱藏著令人驚訝的能力,因此如果能夠善加利用「胎教」,等到胎兒出生後,再施以適當的零歲至三歲的「育嬰」教育,以開發訓練幼兒的腦力(因腦力即是能力),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將有莫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