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來了,女人的事情讓女人來解決
陷入“囚徒困境”的婆婆和媳婦
在當代社會,婆媳關係是最複雜的一種人際關係,從形式上來說,它屬於親情當中的一個分支,包括縱向的血緣關係(即婆婆和丈夫的母子關係)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橫向的夫妻關係。從表麵上來看,婆媳關係是兩個女人之間的關係,可事實是它常表現為一種“三角關係”,甚至是更多人之間的關係。這都顯示了婆媳關係縱橫交錯的複雜性。
仔細分析,婆媳關係也屬於博弈的一種。對博弈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在一定的遊戲規則約束下,基於直接相互作用的環境條件,各參與者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選擇各自的策略(行動),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成本最小化的過程。
在2002年度獲奧斯卡大獎的影片《美麗心靈》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酒吧裏,4個男生正商量著怎樣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假如他們4個人全部去追求那漂亮女生,那她一定會擺足架子,不理睬任何一個追求者。這樣,他們以後再去追其他女孩子,別人也不樂意接受,因為沒人有興趣當替代品。但假如他們先追其他女生,那漂亮女生就會感到被孤立,這時再追她就會更容易一些。
在這個故事中,追求女生就是一場博弈,而博弈往往要遵循一定規則的,要製定相關的“博弈”策略。
可惜的是,很少有女人了解博弈論,更沒有哪個女人因此而行動,她們習慣於執著於一己之願,感情用事,搞得自己狼狽不堪。正是這個原因,婆媳關係才演變成你死我活的敵我矛盾,最後以兩敗俱傷或者兩敗多傷收尾。
其實,婆媳之間的博弈跟博弈論中著名的“囚徒困境”很相像。它的具體內容是,假定每個參與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也就是說每一方都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關心其它參與者的利益,那麼“囚徒困境”就產生了。道理很簡單,大多數情況下,個人的最佳選擇並非團體的最佳選擇。所以,要想雙方都滿意,那就要都做出妥協。
可以說,在婆媳關係“囚徒困境”中掙紮的遠不止兩個女人,除了她們所愛的那個男人外,還會波及“小家”和“大家”中的所有成員。在這場博弈中,假如婆婆和媳婦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並尋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關心對方的利益,那麼,婆婆、媳婦必然會各自為政,為了爭奪男人的愛和家庭控製權明爭暗鬥,結果也隻能是兩敗俱傷。
不僅婆婆要知道,小輩的媳婦也要明白,婆媳關係影響著家庭中每個人的幸福。身為媳婦,我們不能依靠“老人家”的改變來緩和婆媳之間的緊張局麵,而應該站在全局的角度高瞻遠矚,從而成功走出婆媳關係的沼澤。
女人的事情別牽扯男人
一旦陷入甜蜜的愛情,幾乎沒有女人會考慮這樣的問題:“麵對一樁父母反對的婚事,男人女人誰更能堅持到最後?”
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女人會一邊抵抗著壓力,一邊希望身邊的他能不斷給自己堅持的理由。要是換成男人,當麵對一份家族壓力襲來的愛情時,他們大多會選擇退縮。這並不是男人沒擔當,而是在結婚問題上,男人會比女人更在意父母的意見。
一般來說,在婚姻上都是女人“嫁”、男人“娶”。
所謂“嫁”,是指部分地脫離之前的家庭關係,進入到另一種新的關係狀態中。
所謂“娶”,則是為家族延續而發展起一條全新的親情關係脈絡。
如此說來,“娶”的責任要比“嫁”的責任大一些。“脫離”比“培植”來得容易,擔受的壓力自然也相對小一些。常聽人說“女生外向”,恐怕就是這個道理。
在愛情和家庭遇到衝突的時候,幾乎所有女人都會選前者,大部分男人會屈從於後者。跟女人相比,男人也更能接受找個合適但不合心的人結婚,隻要這個女人被他的家族關係所認可,男人一般不會太過掙紮。試問有幾個女人能做到這一點呢?
也許你會說:“如今的男人都怕老婆,隻要結了婚,肯定是我說了算。”這你就錯了。怕老婆的男人固然不少,可是,無論是多怕老婆的男人,內心都會將父母放在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上。看看生活中,那些跟公婆關係不好的媳婦,有幾個會真的順心順意呢?再看那些被公公婆婆待見的女人,男人往往哪個不敢對妻子、對婚姻亂來,甚至還會有幾分敬意。
不管女人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永遠都不要低估了家庭的力量,因為女人的婚姻幸福與否,跟其與公婆的關係是否融洽是成正比的。即便老公跟你有無數的山盟海誓,也不要指望日後你跟婆家出現了矛盾,老公會隨時立場堅定地站在你這一邊,去跟他的父母對抗。
每一個男人,他的第一個身份必然是家族的兒子,然後才是妻子的丈夫。男人內心中對自己的角色早有定位,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因此,在決定嫁不嫁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能不能搞定婆媳關係。你跟婆婆之間的關係,隻能靠你自己來解決,你的男人首先是你婆婆的兒子,所以真的沒必要把他牽扯進來,就算他真的被你卷進來,他幫你的可能性也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