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婚姻博弈——二人世界的智慧大比拚(4)(3 / 3)

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成為將軍或董事長。但是,由於社會更認可高職位,覺得那些滿足於低職位的人都沒有上進心,女人往往會對男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認為不論從地位和收入上來看,自家男人都應該更優秀。事實上,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假如你愛自己的丈夫,那你應該鼓勵他,和他一起奮鬥,而不是逼迫他做自己能力達不到的事情,或者給他太大的壓力。

每個男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世上又沒有統一的好男人標準,女人要憑理想改造男人是不可能的,不僅改造不出自己理想中的男人,還有可能讓男人越來越不像男人。

管丈夫就像放風箏,要鬆緊適度

懂博弈的人基本都知道,在博弈的過程中,不宜將對方逼得太緊,否則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讓對方奮起反擊。當然,也不能給對方太大的喘息機會,因為這樣做很容易讓對方占了上風。婚姻生活也是如此,兩個人相處,你既不能將丈夫管得太嚴,讓他連自由喘息的空間也沒有,也不能對丈夫過於過鬆,讓他一點也體會不到你的關愛,這兩種做法都對夫妻生活的和諧無益。懂博弈的聰明女人都明白,管丈夫一定要鬆緊適度。

我認識一對母女,母親50歲,女兒27歲,她們都離婚了。母親在12年前,也就是女兒15歲那年跟丈夫離的婚,而女兒是在一年前跟丈夫離的婚。母女兩個性格不同,對丈夫和婚姻的態度和方式也相異,但結局卻是一樣的。

十幾年前,父親的生意做得很紅火,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民營企業家。俗話說:“男人有錢就變壞。”母親總是懷疑父親會變壞,於是每天都要詢問父親幹了什麼,還經常到公司突擊檢查。後來,有人對母親說:“要想拴住男人的愛,首先就要管住他的錢袋。”母親就開始對父親嚴防死守,一聽到什麼風言風語,母親便如臨大敵。

由於太想保護自己的婚姻,母親變得有些神經過敏。有一次,母親連續數天一直追問父親一周前見麵的那個女人是誰,丈夫說是合作夥伴,但母親就是不相信。因為母親幾天的哭鬧和折騰,父親大病了一場。

後來,父親長期以來的積怨終於爆發出來,接下來,兩個人吵架的頻率越來越高,最終以離婚收尾。

女兒結婚後,決定不再像母親那樣對待婚姻。丈夫是一個樂觀開朗、熱情奔放的人,經常身邊圍繞著一群朋友,其中也不乏女性朋友。但是,她從來不過問丈夫的交際和工作。等孩子出生後,她便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後來,丈夫回家越來越晚,但她依然毫無怨言地守在家中等丈夫回來。

誰知,一年前丈夫向她提出離婚。

“為什麼?”她感到震驚。

“不為什麼。我覺得咱倆沒感情。”丈夫說得理直氣壯。

離婚手續很快就辦好了,孩子的撫養權歸丈夫,女兒回到了母親身邊。

周末,女兒陪孩子到公園放風箏。兒子不斷地放線,風箏越飛越高,她在一旁拍著手叫好,兒子玩得也起勁。越往高處,風力越大,風箏隨時都有可能被吹跑,所以兒子拚命地拉著線,阻止風箏飛走。

突然,“嘭”的一聲,風箏的線斷了,沒了線的風箏越飛越遠,最後都看不見了。女兒的心猛地一顫,突然聯想起自己和母親的婚姻。母親因為害怕風箏飛得太遠,因此緊緊抓住風箏的線,不讓風箏飛起來。而自己將風箏線放得太多了,結果風箏越飛越高,直至斷了線。

不管是太緊還是太放鬆,都不能讓風箏飛得平穩。其實,經營婚姻就像放風箏一樣,男人是風箏,女人是放風箏的人,而婚姻就是那可以收放的線。有些女人恐懼男人飛得太高太遠會離自己而去,所以拚命控製風箏線,以致因為用力過猛而扯斷了風箏線。有的女人對風箏漠不關心,任由風箏向上飛,導致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最終風箏斷了線飛走了。

將風箏線緊緊攥在手中的母親以及對風箏不聞不問的女兒最終都失去了風箏。婚姻就如同放風箏一樣,隻有收放適度,才能讓風箏平穩飛行,不至於離自己太遠或者太近,更不會使風箏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