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夫妻之間博弈具有重複性的特點,所以在博弈的過程中,隻要雙方還有理智存在的話,也不敢真的動手整治對方,不過是嚇唬嚇唬罷了。老公打老婆,很少敢真正下狠手,而老婆一般也不敢鬧得太過分,因為他們雙方都明白,如果為一時出一口氣而給對方造成的傷害,到頭來承擔後果的還是自己。也正因為如此,夫妻兩人都心知肚明,別看你現在這麼凶,其實你並不敢真的把我如何。所以,有很多這樣的家庭,隻要一方挑起事端,另一方就會積極應戰,那“鬥雞博弈”演繹的栩栩如生,隻不過誰也不會隻進不退。
夫妻是最聰明的“鬥雞”,雖然博弈時斷時續,但他們一般不會選擇兩敗俱傷的攻擊方式。人們常說的“見不得,離不得”、“爭爭吵吵,相伴到老”,就是對這種婚姻中“鬥雞博弈”情形的形象表述。
負和博弈、零和博弈與正和博弈
夫妻“鬥雞博弈”的結果,無外乎以下三種情況:雙方兩敗俱傷;一方吃掉另一方,取得壓倒性勝利;雙方互惠互利,一起想辦法解決矛盾。實際上,在博弈論中,這三種情況跟我們下麵要講的負和博弈、零和博弈與正和博弈是一樣的。
1.負和博弈
即兩敗俱傷的博弈。比如,夫妻雙方因為想看各自喜歡的電視節目而互不讓步,結果幹脆關了電視。這樣造成的後果是,女人的心理不能得到滿足,男人的感情也有疙瘩,雙方都受到一定的損失。如果夫妻之間經常出現“負和博弈”現象,那他們的感情自然會受到嚴重影響。
2.零和博弈
一方吃掉一方的博弈。比如,夫妻雙方因為家務產生博弈,結果老公因為會哄老婆高興而不用做家務,男人獲得了休息的時間,而女人則失去了相應的休息時間。
3.正和博弈
即互利互惠的博弈,是指博弈雙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沒有受到損害,因而整體的利益有所增加。比如,夫妻吵架,最後雙方一起找出矛盾的症結,使得矛盾得以解決,雙方利益都有增加。又如,一對夫妻,老婆半身癱瘓,勉強能拄著拐走路,老公是個聾啞人,但他們生活得很幸福。假如他們要去城裏,老公因為不會說話,自然無法跟人溝通,所以,他一定會騎著三輪車,讓老婆坐在上麵,到了要買東西的地方,老婆坐在三輪車上跟商販談價錢。這對夫妻真正實現了互惠互利。
既然選擇對方做自己的終身伴侶,自然就不應該抱著吃掉對方或者兩敗俱傷的態度,一改朝著互惠互利的方向發展。即便夫妻間免不了會發生爭吵,也要想辦法將傷害降到最小化,以便實現真正的正和博弈,那才是雙贏的結局。
夫妻之間沒必要爭輸贏
婚姻和愛情中不存在絕對的輸和贏,要想獲得幸福必須有一方懂得率先退讓,因此,有人說婚姻的藝術就是妥協的藝術。
呂峰新婚燕爾。大禮拜天,難得共度周末,小夫妻倆興高采烈,改善生活,煎、炒、烹、炸,忙得不亦樂乎。誰料想,呂峰毛手毛腳,一轉身,將一盤剛炒好的菜打翻在地,濺到妻子腿上,險些燙傷。怨憤之氣一下子從妻的心底陡然而生,又見呂峰毫無歉意、滿不在乎的樣子,更是火冒三丈,於是乎,難聽的話都來了,二人爭吵不迭,結果鬧得不歡而散。
美味尚未享受,兩人倒先鬧了一肚子氣。家庭和諧短時間難以恢複,夫妻感情的“光盤”也被刻上一道抹不去的印跡。
看了這個故事,不妨設想,假如呂峰將菜碰翻後,馬上識時務地說句對不起,趕緊找抹布去給妻子擦,並表現出一副心疼的樣子,呂峰妻子嗔上一句“看你,盡毛手毛腳的,以後小心一點。”那麼,結果又會如何呢?
夫妻雙方隻要懂得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能夠做到對方調換角度思考問題,那很多矛盾都可以得到諒解、理解和化解,彼此僵持的局麵也會極少出現。對男女雙方來說,真正的愛情並不是“誰是誰”或“誰給誰”的問題,因為愛的成功與失敗都要雙方一起承擔。請記住,在愛情領地裏隻有雙贏或者雙輸,絕沒有單方麵的輸贏。
張雨一直跟老公戰鬥,她曾憤憤地朋友說:“我後悔結婚,那無休止的爭吵讓我精疲力盡。我的性格是輕易不服輸的,而他居然與我一樣,也從不讓人,所以就沒完沒了的吵。比如他認為下班回到家中,應該享受一些溫馨氣氛。可是,他又不是不知道,我上班8小時,下班回家在廚房裏又繼續忙活,哪有興致去培養溫馨氣氛啊?這時候就得吵,他說我不像一個妻子,我說職業婦女中沒有一個真正的賢妻良母。他就舉報刊上的例子,我就舉身邊的例子,結果誰也贏不了誰,便慪氣,晚飯常常吃不痛快。又比如,有時候我累得要命,他卻異想天開,說晚飯後到夜市去逛逛,看場電影,可我卻隻想睡覺。這時,準得吵。到頭來他肯定不會再有看電影的興致了。可不看就不看唄,他卻窩在家裏與我鬥氣,結果又是兩敗俱傷。我們都說理,都引經據典,都就近取例,企圖說服對方,可最後老是分不出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