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愛情博弈——你到底是不是我的菜(4)(2 / 3)

在一次聚會上,貝貝邂逅了遠在上海工作的男孩李健,不久兩人便墜入愛河。後來,貝貝實在受不了相思之苦,毅然辭掉了剛剛開始的工作遠赴上海。李健工作很辛苦,貝貝心疼,覺得自己應該做他的堅實後盾,在她看來女人就是應該主內,男人就是應該主外,而她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支持李健向成功攀登。於是,貝貝放棄了剛得到的工作機會,專心在家做起了家庭主婦。

起初,李健還為貝貝的選擇而感動,每天下班回來都陪她去散步、聊天。

後來,隨著李健職務越做越高,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晚了,和貝貝之間更是少有話說。終於,貝貝傷心地發現,男友已經另結新歡了,這段感情已經維係不下去了。

在女人眼中,愛情是一種單純的快樂,一種純淨的幸福,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不允許摻雜任何世俗的雜念。因為愛情的存在,世界才那麼絢爛多彩。愛情真的這麼美嗎?我們身邊的世界卻遠沒有這樣唯美,隻不過是戀愛中的女性眼花了,失去了往日的精明和理智。尤其涉世不深的女人,很可能因為缺乏對愛情的免疫力而受騙上當,在付出真心之後,僅換來一個不回頭的背影。

跟男性相比,女人在愛情中往往受傷更深,因為她們無法掌握主動權。貝貝始終不理解,明明是李健變了心,為什麼分手那天他還要說:“貝貝不是曾經的貝貝了。”兩個人相處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彼此平衡的過程,哪一方的失衡都將影響到全局。這個失衡,並不是距離,而是共同的目標。放棄了追求麵包的貝貝也喪失了工作時的激情、智慧和興趣,已經無法與李健進行溝通。

也許你會有疑問:“我們握住了愛情,是不是就得放棄麵包呢?難道,在愛情和麵包之間,一定要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嗎?”

受過傷的女人說:“與其被傷害,寧可選擇麵包。”有愛的小女人這樣解釋:“愛情可遇而不可求。當緣分到來時,假如失去,就再也無法挽回,隻有麵包的生活無異於行屍走肉。”女強人這樣說:“隻有工作不會背叛你,沒有麵包的愛情,最終隻有餓死一條路。”到底孰輕孰重呢?

為了生存下去,我們必須在職場上拚搏奮鬥,正是這種不可幹預的明確性,為女人提供了一個堅強的後盾——經濟獨立,自我把握命運。正是有了安身立命的資本,女人才有資格向一切不滿意的幹擾說“不”。其實,愛情和麵包並不是死對頭,也並非選擇了愛情就要失去麵包,或者為了麵包就必須放棄愛情。愛情與麵包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麵包必不可少,愛情彌足珍貴,隻要我們用實力和智慧去進行理性的博弈,就可以二者兼得,找到那條通往幸福的道路。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在“愛情”和“麵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需要注意的是:博弈的目的並不是找出最好的那個,因為人無完人,沒有一份愛是完美的,也沒有一份工作可以滿足你的全部需求。我們的目的,即在可以選擇的範圍內找出最佳的均衡優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男友。

曾有一部電影:

一個金發女郎有眾多追求者,也有一個對她很好的男友,但她的男友每日遊手好閑,而且還不時對她流露出某種輕蔑的表情。女郎的心裏很難過,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結識了一位律師,這位律師建議她參加律師培訓班,她硬著頭皮報了名。這個看似不解風情的律師,一直過著沉寂單身的日子,但是經過接觸,女郎發現了這位律師有的很多優點:誠懇、善良、穩健、學識淵博、業務純熟。

借助律師的鼓勵和幫助,女郎終於領到了律師執照,並且成功地打贏了第一場官司。女郎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愛上了這位律師,正是他的愛支撐自己走過了這段艱難的日子。最後,倆人攜手開了一家律師事務所。

也許故事情節並無新意,但是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不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