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籌子類酒令1(1 / 3)

[二十四花風令]籌子類酒令。此令與"花風令"相似而不同。編製者不詳。清代俞敦培《酒令叢鈔》卷四在所收"花風令"的名下注雲:"邵伯虎原本,藝雲軒訂正。"則"花風令"是俞敦培據"邵伯虎"原本訂正而成。那麼,"二十四花風"令或也是邵伯虎編製的?因無確鑿的證據,不敢臆斷。

此令是取意於唐代白居易"醉折花枝當酒籌"的詩句而編製的籌子酒令。擇二十四種時令花名,分刻於二十四支籌子上,花名的下端刻寫一句七言古詩,作為令辭;籌子背麵刻寫一項根據該籌正麵的七言古詩而編製的令約。行令時,合席依次輪流掣籌,得籌者先讀令辭,再按籌中規定行令。現將二十四籌譜列於下:

第一籌

正麵梅花且向百花頭上開

背麵行狀元遊街令

("狀元遊街令"見本書。)

第二籌

正麵山茶葉厚有棱犀甲健

背麵行登壇拜將令

("登壇拜將令"見本書)

第三籌

正麵水仙背人羞整六銖輕

背麵行六合同春令

("六合同春令"見本書。)

第四籌

正麵瑞香玉英金實碧淋漓

背麵行滿堂金玉令

("滿堂金玉令"見本書。)

第五籌

正麵蘭花深穀無人蘭自芳

背麵獨飲酒不行令

第六籌

正麵山礬山礬是弟梅是兄

背麵行酒逢知己令

("酒逢知己令"見本書。)

第七籌

正麵迎春黃色花中有幾般

背麵行五子三猜令

("五子三猜兩手不空令"見本書。)

圖29:二十四花風令籌第八籌

正麵櫻桃此禁朱櫻出上闌

背麵行八座同升令

("八座同升令"見本書。)

第九籌

正麵望春望春樓畔望春花

背麵行紅樓芳會令

("《紅樓》芳會令"即"春滿《紅樓令》",見本書。)

第十籌

正麵菜花蝶趁蜂來戀菜花

背麵行蜂蝶尋花令

("蜂蝶尋花令"見本書。)

第十一籌

正麵杏花道是春風及第花

背麵行錦標連奪令

("錦標連奪令"見本書。)

第十二籌

正麵李花長姬香禦四羅列

背麵合席飲酒不行令

第十三籌

正麵桃花故伴仙郎宿禁中

背麵行聯袂登瀛令

("聯袂登瀛令"見本書。)

第十四籌

正麵棠棣因為郵亭名棣華

背麵行伯仲聯歡令

("伯仲聯歡令"見本書。)

第十五籌

正麵薔薇更同梅鬥雪霜中

背麵打通關

("打通關令"見本書。)

第十六籌

正麵海棠起來無力對東風

背麵不飲酒不行令

第十七籌

正麵梨花暖風遲日醉梨花

背麵行快樂飲酒令

("快樂飲酒令"見本書。)

第十八籌

正麵木蘭怪得獨饒脂粉態

背麵行拜月西廂令

("拜月西廂令"見本書。)

第十九籌

正麵桐花風疏飛燕拂桐花

背麵行舞筵花落令

("舞筵花落令"見本書。)

第二十籌

正麵麥花麥穗初長燕子飛

背麵行燕雁齊飛令

("燕雁齊飛令"見本書。)

第二十一籌

正麵柳花隔岸漁家盡綠楊

背麵行漁翁下網令

("漁令下網令"見本書。)

第二十二籌

正麵牡丹共賞人間富貴春

背麵行福祿延年令

("福祿延年令"即"福祿壽令",見本書。)

第二十三籌

正麵荼蜀國飛英春酒香

背麵行蜀相尋曹令

("蜀相尋曹令"即"蜀將尋曹令",見本書。)

第二十四籌

正麵楝花已報番風到楝花

背麵行擊鼓傳花令

("擊鼓傳花令"見本書。)

見清代佚名《令儀》。

圖30:花風令籌

圖32:尋花令籌[玉壺春令]籌子類酒令。原署"曲禪增訂"、"曲禪"全題為"酒家南董曲禪氏",姓名待考。此令是"曲禪"據清代番禺許應"尋花令"原本增訂而成。二者均為籌令,但所設籌不同,令約與酒約也不同。此外,此令又根據不同的籌名,選一古人詩句與之相配,較之許應原本,更富韻味。

行令時,合席搖筒,各掣一籌,探得"花使"籌者,在席間尋花,尋到"花園"令畢。尋得"花園"之前,遇到某人、某處,就按該籌所注之令約和酒約行令飲酒。籌譜如下:

第一籌

正麵花使一生無事為花忙

背麵得此籌者尋花

第二籌

正麵奚童一尋花又送春

背麵攜飲一杯以後司酒

第三籌

正麵名士貪看梅花過野橋

背麵與花使行過橋令遇醉漢糾纏不休時得出為排解照一杯劃三拳過令

第四籌

正麵美人佳人拾翠春相問

背麵行貼翠令

("貼翠令"見本書。)

第五籌

正麵醉漢家家扶得醉人歸

背麵拉尋花人劃拳無算飲酒無量

第六籌

正麵賣花翁一竿紅日賣花聲

背麵行五子三猜令一杯為尋花人指點途徑若誤指醉漢者罰一杯

("五子三猜令"即"五子三猜兩手不空令",見本書。)

第七籌

正麵小樓杏花消息雨聲中

背麵賞花尚待明朝飲一杯

第八籌

正麵古寺因過竹院逢僧話

背麵與老僧參豎指禪猜啞拳五杯

("啞拳"見本書。)

第九籌

正麵酒店牧童遙指杏花村

背麵拉尋花人飲酒美人名士已出花使得相邀共飲並倩當壚人行賣酒令如尋花人獨酌須勸君更盡一杯酒

("賣酒令"見本書。)

第十籌

正麵東閣吟到梅花句亦香

背麵官梅動詩興行猜詩令

("猜詩令"見本書。)

第十一籌

正麵柴門蓬門今始為君開

背麵勝一拳始開門

第十二籌

正麵花園春色滿園關不住

背麵尋得者行出鼓傳花令三次完令園丁撾鼓花落尋花人手者飲雙杯如未先尋得柴門者無緣得入飲一杯再尋

("擊鼓傳花令"見本書。)

見清代"酒家南董曲禪氏"《折枝雅故》卷四。

[金帶圍令]籌子類酒令。又名"司花令"。"金帶圍"是芍藥花中的珍品。清代汪灝《文群芳譜》卷四十五記載:"韓魏公(宋人韓琦)守維揚日,郡圃芍藥盛開,得金帶圍四,公選客具樂以賞之。""金帶圍令"就是從這一珍貴的花品發揮編製而成的。

。用牙、竹、木等削籌子十二根,每根籌的正麵、背麵均有刻寫。正麵刻一個與花木有關的古代故事及飲酒方法,背麵刻寫所行的酒令。是一種令中行令的綜合性籌令。先將其籌譜分述如下:

第一籌

正麵:魏公芍藥自飲一杯請三客各飲一杯

背麵行福祿壽令

("福祿壽令"見本書。)

圖33:金帶圍令籌

第二籌

正麵:正麵:尚書紅杏合席對座劃三拳

背麵:行遇缺即升令

(猜拳,可在本書中任擇一種。"遇缺即升令"見本書。)

第三籌

正麵:遠公白蓮僧舍戒飲

背麵:行尋唐僧令

("尋唐僧令"見本書。)

第四籌

正麵:舍人牡丹姓李的及當官的各飲一杯

背麵:行擊鼓傳花令

("擊鼓傳花令"參見本書。)

第五籌

正麵:崔護桃花自飲懷人酒一杯笑者、姓崔者、麵赤者各一杯

背麵:行猜花令

("猜花令"見本書。)

第六籌

正麵:靈均蘭草合席共飲一杯

背麵:行漁翁下網令

("漁翁下網令"見本書。)

第七籌

正麵:何遜官梅吟詩一句飲酒一杯為官者飲

背麵:行猜子令

("猜子令"見本書。)

第八籌

正麵:淵明叢菊自飲三杯縣官及愛菊者各一杯

背麵:行通關拳令

("通關拳"見本書。)

第九籌

正麵:張騫榴子自飲一杯姓張的及多子者各一杯

背麵:行"觥籌交錯令"

("觥籌交錯令"見本書。)

第十籌

正麵:殷七杜鵑自飲一杯有女兒者一杯

背麵:行拍七令

("拍七令"見本書。)

第十一籌

正麵:詵桂林自飲一杯首座者、有科名者及應試者各飲一杯

背麵:行狀元遊街令

("狀元遊街令"見本書。)

第十二籌

正麵:田家荊樹斟一大杯左右分飲兄弟多者照數飲

背麵:行搶三籌令

(照數飲,意為兄弟幾人飲幾杯。"搶三籌令"見本書。)

行令時,由令官開始掣籌,按籌中所刻寫的令約行令飲酒。然後依次輪掣,至籌掣完筒空為完令。見清代俞敦培《酒令叢鈔》卷四。

[江花品藻令]籌子類酒令。明代楊慎編製。清代俞敦培《酒令叢鈔》卷一:"楊升庵太史為前明一代才人,風流放誕,此其評花之案。原本每人係一小令,結以七律一章,後書'嘉靖丙辰冬十二月十三日用修題'。......潘之恒《跋》雲:'蜀之江陽,邊隅重地,舟車雲集,商賈星繁,故狹邪之間,居多妖美。太史南征,逆旅於茲,宴酣興劇,人填一詞,以成煙花月旦雲。'......其詩詞無當於觴政,故刪節錄之。"此令為作者選當時當地名妓,人立一籌,籌刻品評之詞,並注酒約,分刻於正反兩麵,總計二十四籌。行令時,將籌插入籌筒,合席諸人依次掣籌,按籌上所注之令約,行令飲酒。籌譜如下:

第一籌

正麵雷逢兒字驚鴻

品雲:月林清影梅花

背麵奉首席一杯

第二籌

正麵陳滿堂字賽西

品雲:洛浦神仙水仙背麵奉素衣者一杯

第三籌

正麵李愛兒字玉池

品雲:多情多愛山茶背麵奉主人一杯

第四籌

正麵玉暗香字芳卿

品雲:樂昌餘韻枇杷花

背麵奉右席一杯

第五籌

正麵吳春山字麗春

品雲:京兆畫眉瑞香

背麵奉笑者一杯

第二十籌

正麵陳官兒

品雲:芳林藏秀海棠

背麵後至者巨杯

第二十一籌

正麵董銀哥

品雲:小桃破萼牡丹

背麵奉年長者一杯

第二十二籌

正麵梅半分字碧峰

品雲:增之一分芍藥背麵最少者一杯

第二十三籌

正麵陳妹兒字素娥

品雲:有腳春陽楸花

背麵欲先行者巨杯

第二十四籌

正麵劉賽紅

品雲:草薰風暖楝花

背麵喧嘩者巨杯

[訪西施令]籌子類酒令。這是從春秋時吳、越兩國互相吞並的故事引發出來的一個籌令。選吳、越兩國中著名的人物共十二個,分別刻在十二根籌子上。籌的上端刻寫人物名稱,下端刻寫行何令,如何飲酒等令約,製成酒籌。籌譜如下:

範蠡得此籌者訪西施

越王賜酒慰勞範大夫立飲

文種對飲以後代酒

("對飲",是與範蠡對飲。"以後",意為凡是該範蠡飲酒時,均由文種代飲。)

諸稽郢對飲各一杯

吳王賜酒犒賞範大夫立飲勸子胥酌定拳數

("勸子胥酌定拳數":意思是說持"吳王"籌的被範蠡尋出後,若範蠡再尋到伍子胥,"吳王;"則勸說子胥與範蠡劃拳並定劃幾拳。)

伯範蠡說笑話奉酒給伯飲

東施作媒吃謝媒酒回敬範蠡("作媒":就是"東施"被尋出後,範蠡先敬東施一杯,東施回敬一杯。然後陪範蠡尋"西施"。)

王孫雄拇戰五拳

華登行啞拳令三拳

("啞拳"見本書)

王子友劃一拳

伍子胥拇戰無定數由伍子胥定幾拳

西施歌一曲勸範蠡飲一杯

行令時,將以上十二根籌插在籌筒之中,席間諸人每人掣一根籌。席間人數以上十二人為宜,人少則去掉"王子友"、"華登"、"王孫雄"等令籌;人多可以相應地增加幾根未經刻字的白籌。行令時,掣得白籌者自動退出即可。掣得"範蠡"籌的在席間尋"西施"。尋到誰,誰將自己的籌亮出來,按籌中所刻寫的令約行令飲酒。尋到西施便完令。見清代俞敦培《酒令叢鈔》卷四。

[訪鶯鶯令]籌子類酒令。備十二根籌子,再從元代王實甫《西廂記》中選出十二個人物,分別刻寫在籌子的上端。籌的下端刻寫與這個人物身分、性格、作為等有關的曲文,以及行什麼令、如何飲酒等令約,製成酒籌,置於酒籌筒中,以備用。十二籌譜如下:

張生則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馬心猿在席間訪鶯鶯

白馬將軍半萬賊兵卷浮雲片時掃淨對飲一杯

(白馬將軍解普救寺倒懸,功高無量,張生當奉大觥,兄弟對飲。)

惠明我將五千人做一頓饅頭餡

奉犒勞酒一杯。

(惠明送書有功,張生理當敬酒。)

法本大師年紀老法座上也凝上眺

房租酒一杯合十回敬

(張生租房,當交房租,奉酒一杯代之。法本既飲,也當合十回敬張生一杯。)

法聰舉名的班首真呆覷著法聰頭作金磬敲

說笑話奉張生酒無則自飲

(不說笑話,罰法聰一杯)

琴童安排下飯撤合了馬等哥哥回家代酒

(琴童被尋出後,則張生再飲酒時,由琴童代飲。)

紅娘我好意兒傳書寄簡

張生長揖奉謝媒酒紅娘萬福

(紅娘飲謝媒酒,向張生告萬福)

孫飛虎姿情地擄掠人民

江湖亂盜拇戰五拳

(張生與他猜五拳)

夫人不問俺口不應的狠毒娘

飭令張生跪飲雙杯

鄭恒你須是鄭相國嫡親的舍人

猜五毒令

(與張生猜"五毒令"。"五毒令"即"五毒拳",見本書。)

鶯鶯未語人前先靦腆櫻桃紅綻玉梗白露半晌恰方言與張生飲交杯酒收令

歡郎與張生猜啞原

("啞拳"見本書,二人劃此拳,要一認五,一認二。)

在席眾人,從令官起,依次掣籌,每人一籌。參加行令者以十二人為宜,人數少,可減去"歡郎"、"惠明"、"白馬將軍"、"法本"等等,人多可以增加幾枚白籌。即籌中不刻寫令辭的籌子,掣到白籌者,置身於行令者之外。得"張生"籌的,在席間訪鶯鶯。訪到誰,誰先念籌中令辭,再依照令約行令飲酒。訪到鶯鶯則令畢。見清代俞敦培《酒令叢鈔》卷四。

[訪黛玉令]籌子類酒令。備籌子二十四根。從清代曹雪芹《紅樓夢》中選出二十四人,刻寫在籌子的上端。又根據小說中人物關係擬以酒約。二十四酒籌的籌譜如下:

警幻仙姑幫尋黛玉

妙玉斟茶遞於寶玉

賈母命襲人等代寶玉飲

紫鵑代黛玉罰寶玉酒無算爵並使令寶玉

("無算爵",即不定杯數,由持紫鵑籌的人酌定。可命寶玉做什麼。)

王夫人禁寶玉酒並賜食

(給寶玉食物吃。)

玉釧回臉不看寶玉用左手遞酒一杯與寶玉飲

寶玉席間尋黛玉

齡官俯首不看寶玉遞酒一杯

黛玉罰寶玉負心酒無算爵

(爵酒杯數由"黛玉"定。)

香菱猜霸王拳三次

("霸王拳"見本書。)

寶釵合席飲喜酒行揭彩令

與寶玉飲交杯酒

("揭彩令"見本書。)

平兒寶玉捧奩具候平兒用畢敬寶玉酒一杯

王熙鳳說笑話給寶玉三杯酒

金釧與寶玉交杯飲行錯裏錯令

("錯裏錯令"即"五官搬家令",見本書。)

寶琴行飛花令

("飛花令"見本書。)

鶯兒與寶玉猜瓜子

("猜瓜子"即"猜子令",見本書。)

秦可卿與寶玉飲交杯酒

行藏花令

("藏花令"見本書。)

雪雁敬寶玉、寶釵酒各一杯

史湘雲三拳兩勝通關拳

("通關拳"見本書。)

晴雯行擊鼓傳花令

("擊鼓傳花令"見本書。)

麝月行七星趕月令

("七星趕月令"見本書。)

柳五兒與寶玉共飲茶各一杯

襲人進飲食與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