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過去了,柯達公司員工提出的建議接近200萬個,其中被公司采納的超過60萬個。目前,柯達公司員工因提出建議而得到的獎金,每年在150萬美元以上。1983~1984年,該公司因采納合理建議而節約資金1850萬美元,為此,公司拿出了370萬美元以獎勵提出建議者。
現在,柯達員工已逾萬人,公司業務遍及世界各地。誰敢說這沒有“柯達建議製度”的一份功勞呢?
一些公司員工認為,向公司提建議需要冒一定的風險,比如受到領導的猜疑、同事的排擠等,至於還需要付出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就更不用提了。更有一些員工認為,公司發展得是好是壞與自己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一旦看到公司遭遇危機,這些公司員工不是躲在一邊說風涼話,就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絲毫沒有為公司分憂的“衝動”,更不可能提出解難的“妙招”。
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公司如果麵臨危機,那麼其員工的事業發展前途也必將受到嚴重影響。雖然在公司林立的現代社會,當自己所屬的公司出現重大危機時,其員工可以有很多重新就業的機會。但是,這種建立在公司遭受重大創傷基礎之上的重新選擇,對於每一個有著較強事業心的人來說都是一種無奈。而且,當我們積極地為公司眼前遭遇的難題或未來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心力之時,我們與公司的事業都將獲得成長。
思考與訓練
1.你會主動為公司發展建言獻策嗎?
2.你如何看待“柯達建議製度”?
3.你現在有沒有為公司提出好的建議?
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工作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看到的景色肯定不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也是一樣,當你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工作時,你看待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就大不一樣。如果你能像老板一樣思考,你的視野就會開闊很多。
在IBM公司,每一個員工都有一種意識——我就是公司的主人,我要為自己的公司做事,並且一定盡力做好。員工主動接觸高級管理人員,與上司保持有效溝通,對所從事的工作更是認真負責,並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
“像老板一樣思考”源於托馬斯·沃森的一次銷售會議。那是一個寒風凜冽、陰雨連綿的下午,沃森在會上先介紹了當前的銷售情況,分析了市場麵臨的種種困難。會議一直持續到黃昏,氣氛很沉悶,一直都是托馬斯·沃森自己在說,其他人則顯得煩躁不安。
麵對這種情況,沃森緘默了10秒鍾,待大家突然發現這個十分安靜的情形有點不對勁的時候,他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很大的“THINK”(思考),然後對大家說:“我們共同缺少的是——思考,對每一個問題的思考,別忘了,我們都是靠工作賺得薪水的,我們必須把公司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思考。”之後,他要求在場的人開動腦筋,每人提出一個建議。實在沒有什麼建議的,可以對別人提出的問題加以歸納總結,闡述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否則不得離開會場。
結果,這次會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許多問題被提了出來,並找到了相應的解決辦法。從此,“思考”便成了IBM公司員工的座右銘,也成為公司取得勝利的法寶。
每一位老板都像上文中的沃森那樣,希望自己的員工可以像自己一樣,隨時隨地都站在公司發展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然而由於角色、地位和對公司所有權的不同,員工的心態很難與管理者完全一致。在許多員工的心中,“公司的發展是由員工決定的”之類的話隻不過是一句空話,這是他們拒絕從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的主要理由。
當然,公司的管理者們希望員工“像老板一樣思考”,樹立一種主人翁意識,以更高的要求來督促自己。要知道,我們的工作並不是單純地為了成為老板或是擁有自己的公司,我們既是在為自己的過去工作,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工作,特別是在一個團隊裏,我們一定要著眼全局,對整個團隊負責,實現與團隊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