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處處講究創新。因為創新,各種數碼產品推陳出新;因為創新,技術人員不斷開發出新的產品滿足我們的日常生活。女人往往安於現狀,做前人做過的事,那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二十幾歲的女人總認為踏實是最好的選擇,安於現狀,重複地做自己一直在做的工作。從不考慮是不是現在的工作還有什麼可以改善的,是不是在工作中還可以找到其他新的技巧。
創新是力量、自由及幸福的源泉,是一個人通向成功的捷徑。作為女人,隻要你敢於去開拓創新,你就會成功。因為隻有創新,才能讓你脫穎而出,才能讓你在男權社會中立足並成就大事。
人的可貴之處在於具有創造性思維。一個有所作為的女人,隻有通過有所創造,為人類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真正價值和真正幸福。創新思維在實踐中的成功,可以使女人享受到人生的最大幸福,並激勵她們以更大的熱情去繼續從事創造性實踐,為她們的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體現人生的真正價值。世界上因創新而獲成功的人簡直是不勝枚舉。
1.理財越早越好。
2.把理財變成一種習慣,理財將不再是負擔和高深的學問。
法國美容品製造師伊夫·洛列是靠經營花卉發家的。伊夫·洛列從1960年開始生產美容品,到1985年,她已擁有960家分店,她的企業在全世界星羅棋布。
她的成功有賴於她的創新精神。
1958年,伊夫·洛列從一位年邁女醫師那裏得到了一種專治痔瘡的特效藥膏秘方。她對這個秘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她根據這個藥方,研製出一種植物香脂,並開始挨家挨戶地去推銷這種產品。
有一天,洛列靈機一動,何不在《這兒是巴黎》雜誌上刊登一則商品廣告呢?如果在廣告上附上郵購優惠單,說不定會有效地促銷產品。
這一大膽嚐試讓洛列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她的產品開始在巴黎暢銷起來,原以為會泥牛入海的廣告費用與其獲得的利潤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當時,人們認為用植物和花卉製造的美容品毫無前途,沒有人願意在這方麵投入資金,而洛列卻反其道而行之,對此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迷戀之情。
1960年,洛列開始小批量地生產美容霜。她獨創的郵購銷售方式又讓她獲得巨大成功。在極短的時間內,洛列通過這種銷售方式,順利地推銷了70多萬瓶美容品。
如果說用植物製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種嚐試,那麼,采用郵購的銷售方式,則是她的另一個創舉。
時至今日,郵購商品已不足為奇了,但在當時,這卻是前無古人的。
1969年,洛列創辦了她的第一家工廠,並在巴黎約奧斯曼大街開設了她的第一家商店,開始大量生產和銷售美容品。
為了讓顧客享受到最完善的服務,她打破銷售學的一切常規,采用了郵售化妝品的方式。
公司收到郵購單後,幾天之內即把商品郵給買主,同時贈送一件禮品和一封建議信,並附帶製造商和藹可親的笑容。
洛列郵購手續簡單,顧客隻需寄上地址便可加入“洛列美容俱樂部”,並很快收到樣品、價格表和使用說明書。
這種優質服務給公司帶來了豐碩成果。1985年,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增長了30%,營業額超過了25億。
如今,伊夫·洛列已經擁有400餘種美容係列產品和800萬名忠實的女顧客。
洛列的經曆正好證實了金克拉的話:“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麼你最好去找一條捷徑,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去擁擠。”
創新,是通向成功的捷徑,企業家的高低優劣之分也往往因此而產生。作為女人,要想成功,就必須學會創新,隻有創新,才能夠在以男權為主的社會中立足並成就自己的事業。
郵購占了洛列全部營業額的50%。
財智哲學:
1.打破常規,才能推陳出新。
2.換個角度思考,才會走出“人生瓶頸”。
3.創新是二十幾歲財智女人必須有的能力。
Caption 4 二十幾歲的女人要善於選擇,懂得放棄
人隻要在追求,就會有選擇。
人生有無限多個解。人生是不能被理性窮盡的一個無理數。每個人因為站在不同角度去看它、體驗它,所以從中得出有關人生的定義,也各有殊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人總在不斷地選擇著,放棄著。
一位作家曾寫過這樣一篇文章:記得小時候,農村水果十分稀缺,經常和生產隊裏年齡相仿的小朋友,三個一群五個一組地爬樹摘野山栗、紫桑葚之類,以解饞。而每次爬樹的時候,都會出現相似的情況:開始大家都從一棵大樹底下往上爬,可越往上爬,樹枝越多,各人為了多采點果實,便選擇了不同的樹枝。結果起點完全相同的小朋友們,各自爬到了不同的方向和高度上,有的站在又高又穩的主幹枝頭上,有的蹲伏在搖擺不定的側枝上……下來的時候,有的滿載而歸,有的有所收獲,還有的空手而回。
現在想來,小時候的爬樹,與人生的曆程又是何其相似?生活中我們經常不知不覺地走到“十”字,甚至“米”字路口上,讓你去選擇,而正是這一次次的選擇決定了我們今天的社會位置和人生狀況。
人生似一條曲線,起點和終點是無可選擇的,而起點和終點之間充滿著無數個選擇的機會。
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必須作出這樣那樣的抉擇:你是任憑別人擺布還是自強自立,是總要別人推著你走,還是駕馭自己的命運,控製自己的情感……
不少人的生活就像秋風卷起的落葉,漫無目標地飄蕩,最後停在某處,幹枯、腐爛。
為了促進個人的成長,獲得幸福,你必須學會駕馭生活。
選擇的同時也伴隨著放棄,“放棄”是處世手段,也是成功者常用的一種有效“武器”。有的時候,你不得不對某件事情作一個了斷,過多的爭執隻是一種損害,所以,你選擇了放棄。放棄後你會一身輕鬆,有時間去從事自己願意做的事。遇到事情的時候(當然是必須要放棄的事情),你就選擇放棄吧,過多的糾纏,又何必呢?如果不學會放棄的話,吃虧的很可能是自己。所以,你應該向善於放棄的成功人士學習。
擁有“中國色彩第一人”稱號的於西蔓回國建立了“西蔓色彩工作室”。她將國際流行的“色彩季節理論”帶到了中國,她使中國女性認識到了色彩的魅力。
於西蔓在日本學習的是經濟,但她畢業後,憑著自己對色彩的愛好,苦學了兩年,取得了相關專業資格證書,在當時,她成了全球兩千多名色彩顧問中唯一的華人。
在國外,她看到了中國同胞的穿著經常引起別人的非議,每次聽到這樣的話,她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感覺:要讓中國人也美起來。
隨後,她放棄了在國外優裕的生活,毅然回到國內,並於1998年在北京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色彩工作室。麵對中國消費群體的不同,剛開始時,於西蔓隻是憑自己主觀確定了價位。一段時間後,她發現這並不適合大多數群體,同時也違背了她的初衷,她要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什麼是色彩。於是,她又重新作了計劃,降低價位,並做了很多的輔助工作,結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於西蔓就是一個懂得放棄的人。
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時,於西蔓說,她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懂得放棄,因為沒有放棄就沒有新的開始。
於西蔓幾次放棄了令人羨慕的工作,重新開始,是因為她深深地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點及自身的價值。
從於西蔓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精力分散到其他的事情上,期望都有好的發展。學會適時放棄,才是你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