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過程優化,活動與任務多樣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學過程的優化是十分重要的,這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的通過多種方法與活動誘導同學們主動探知、理解與把握所學知識與相關技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調控能力。一般而言,教學過程主要包括如下階段:誘導學生得到感性知識;理解知識;實踐作業;知識檢查與鞏固等等。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上述階段,根據具體實際,精心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增強能力。
首先,通過自主預習與巧妙導入,幫助學生初步感知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有更多的思考討論空間與時間,除了教師做好教學準備,還需要引導學生自主預習,精心準備,促進教學過程優化。比如學習《群落的演替》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資料,比如影響群落交替的外因與內因;與退耕還林、還湖等相關的資料;小組實地觀察,了解生物分布特點。同時,預習課文,大膽質疑,敢於提出自己的疑惑。其次,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教師需要注意多樣化導入,如故事導入、案例導入等。
其次,通過精心板書與討論交流,加深知識理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板書對教學效果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首先,板書可有效傳遞信息,突出關鍵字詞與知識重點,引起學生注意。其次,板書具有直觀作用,可增強學生直觀感受。另外,板書有著示範作用,可指導學生總結歸納;同時,板書有著一定的審美藝術與靈活性,有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思維。如教學《群落的演替》時,某教師借助豐富的教學藝術,精心設計了如下課堂板書,一目了然、生動活潑地呈現了課堂知識脈絡與結構,讓學生更直觀地感知各內容之間的聯係,整體學習。
最後,討論交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加深知識理解,教師還需要指導學生交流討論,自主探究,遷移知識與能力。同時,教師需要適時指導,以啟迪學生智慧。如《群落的演替》的教學,教師可引導同學們交流討論,大膽猜測火山噴發之後火山岩上的演替過程,同時小組合作借助電腦模擬過程。學生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隨意縮放、複製、拖動已給圖片,而教師對學生予以適時啟發與指導。
另外,教學後,教師可布置相關習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運用與鞏固知識。或者拓展延伸,進行課後活動。如學習《群落的演替》後,教師可設計課外探究活動:圍繞“警惕外來物種入侵”的話題,查閱相關資料,寫篇科普小論文。這一作業較為開放,需要學生自主探索,收集相關資料,還可以相互交流,共享資源,整理與歸納,共同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