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陽光在教學課堂上
管理·信息
作者:閆秀玲
由於教師的工作特點,每年有兩個假期,這讓愛好滿世界瞎轉的我有更多的機會去親身領略不同地域的如畫風光、風土人情、名勝古跡、市井生活。旅遊免不了與導遊打交道,出於個人的習慣每次導遊的講解我都會認真地聽,跟著思考,如同聽課一般,在不同的導遊間做著比較,吸收著對我教學工作有益的營養,提升和完善著自我的職業素養。
在我的課堂上,除了有專業的生物學知識,還會根據課的內容和學生的表現隨時穿插一些有教育寓意的故事。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生會依靠對故事的感悟進行自我的教育,而不是煩膩於教師簡單的重複的說教,教師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潤物細無聲地貫徹了教育對學生心靈的塑造,輕鬆地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教學工作的高效進行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如新生入學時鑒於時間相對寬裕、學生的緊張度不夠,我講了以下故事。
2009年我去東北旅遊,途經牡丹江市時,導遊講了這樣一則故事。故事的真偽無從考證。牡丹江市經曆城市大規模的擴建,難免要修擴建原有的街道馬路,當牡丹江市拓寬馬路時,挖開馬路發現,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占領期間修建的街道,路基很寬,為將來城市的擴張預建了很寬的路基,使得後來的修路拓路省了很多麻煩,這種前瞻性的、具有遠見卓識的做法令人佩服。三年後的中考、六年後的高考、乃至人一生遇到的各種考試,都不是到了最後一刻才倒計時拚命的,應該有一個長遠的規劃。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留著的。從走進校門的那一天起學生如能有這樣的認識,無論是在學校的學習以及走出校園後的繼續完善自我,這種不斷提升、不斷學習將會成為一種習慣貫穿於人的一生,貫穿於生活的點點滴滴,將會對每個人的成長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現代社會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各種媒體空前繁榮。在我們進入一個陌生的群體中時怎樣令人對你印象深刻、頗有好感,自我介紹非常重要。如2013年湖南行,一個身材隻有一米六的瘦小的導遊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南方普通話其實很好聽,小導遊幽默風趣的介紹更精彩。他說,本人姓廉,廉頗大將軍的第九十三代傳人,雖然不太威猛,但濃縮的都是精華。大家會心一笑。他接著又問,聯合國秘書長是誰,大家答,潘基文。廉導說,基文乃我的名,本人叫廉基文。這個風趣幽默的介紹一下子吊足了我的胃口。我們從學生時代起要不斷輾轉於各個學校、各個班級、各個全新的工作環境中,如果我們也能用類似的方式給自己一個漂亮的亮相,同學們、同事們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接下來的一周旅程中廉導果然是口吐蓮花,恰到好處的用簡潔、明快、互動的方式,講解了一路上的綺麗山水、風格迥異的民風民俗、傳說神話等等,使他成為我們旅途中的又一道亮麗風景。
當今的學校裏,應試之風盛行。教和學的目的就是考試。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高,被動地遊走於各學科間;教師的教學主動性不高,被分數和領導的評價牽著鼻子走。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大家對教育的終極目標認識不清,甚至把讀書與職業、收入、地位掛鉤,把教育庸俗化、功利化、量化為貨幣的收入和支出,很可悲。我曾兩次去雲南的麗江古城。在土司府的南側,古城的正門入口處立著一個石質牌坊,上書四個大字“天雨流芳”。遊人看到這四個字可能會升騰起各種浪漫的遐想。其實這四個字翻譯成納西族語言,意為“讀書去吧”,展示了納西族崇尚教育的一麵。如果不是導遊講解,我也會陷入大眾的思維模式去從字麵上揣摩這四個字的含義。在彩雲之南,在這個相對封閉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看到“天雨流芳”四個美麗漢字中承載的寓意,讓我內心升騰起美好的感動。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學生聽,和他們分析,讀書不僅是為了考試,讀書的好處多多,讀書是一輩子的事,讀書應該成為一個人一生的習慣,是融化在血液中的永恒的精神追求。故事承載著教育者的意圖,這比簡單的說教更能打動學生,使他們認識到讀書對成長的重要性,它是一種需求。投入到課堂以及課堂以外的各種場所,像海綿吸水般去汲取各種知識、開闊眼界,對學生們的一生都有積極的影響。
一個好的故事耐人尋味,它一定是對人有所啟迪的觸動靈魂的東西。既教育了學生,也能鼓舞自己追求更加高尚完美的生活,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每個教師都應該成為講故事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