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十日破三州(上)(1 / 3)

在銀州城頓兵數日,劉盤兵發綏州,將綏州城團團圍住,李秀元稟道:“末將願進城說服武曹來降。”劉盤道:“李將軍雖一片好意,劉某卻不忍你犯險,想那城中不過幾千殘兵,城池又崩壞不修,不過一兩天的工夫就拿下了。李將軍此刻進城,多遭武曹毒手。”

李秀元道:“將軍關愛之情,末將感激涕零。那武曹與我是結拜兄弟又是連襟親戚,我去說他,他未必肯降,卻也一定不會殺我,所謂圍城三麵,動搖將心,待末將傳達了將軍的好意,諒他的心裏必然不會堅持,則我軍攻城可省去許多周折也。”

劉盤大喜,遂遣李秀元入城。

武曹正在升帳議事,忽聞李秀元來勸降,勃然大怒,作色道:“這廝背主叛國還有臉來,來呀,拖下去斬了。“

旁邊有副將喬原攔阻道:“李秀元是朝廷欽命大將,將軍無旨誅殺,有悖國法,不如奏明朝廷再加誅戮。“

大將李彤冷笑道:“邊帥有專殺之權,區區一個偏將,何必請示朝廷。“

武曹道:“李將軍所言極是。”喝一聲:“軍中文書何在,即刻擬文上呈大帥判定。”

李秀元沒見到武曹就被押進死牢待斬,一時麵如土色,想到自己弄巧成拙,幾乎要丟了性命,真是又悔又恨。苦苦地挨到半夜,忽聽牢房外有響動,把他嚇得一驚,隻見兩個披著黑鬥篷的漢子提著盞昏黃的燈籠走了進來。

在黑牢裏關了一天,李秀元被燈籠光刺的睜不開眼,戰戰兢兢地問:“誰?”

來人答道:“是我。”

李秀元聞聲大喜,來者正是武曹,他身邊提燈籠的則是副將喬原,李秀元抓著木柵問道:“大哥,兄弟好心好意來見你,你為何麵也不見就要殺我。”

武曹道:“你還有臉說我,你來見我,為何不去私宅卻來我大營?”

李秀元懵懂不解,喬原道:“李將軍誤會大帥了,昨日顧申通派了監軍李彤來營中,耳目眾多,大將軍不得不慎重啊。“

李秀元喜道:“這麼說大哥並不想殺我。“

武曹道:“若要殺你,我還深夜來見你作甚?”

喬原歎道:“可恨顧申通嫉賢妒能,侵奪大帥兵權,眼看弟兄們就沒有活路了,大帥心意已決,要跟楊大帥聯手,驅逐顧申通。為民除害。”

劉盤接到李秀元傳來的密信,說武曹已決意反水,決意率所部追隨劉盤驅逐顧申通,奪取夏綏鎮,武曹開出的條件是驅逐顧申通後,授他夏綏鎮節度副使兼任綏州刺史、防禦使,所部不拆散,不外調,所得賦稅不上繳,每年還要撥給軍械糧草若幹。他死後,刺史和防禦使職位傳於子孫。

劉盤笑道:“這武曹胃口倒是蠻大的,看起來像是真心歸降的樣子,於是回筆一一批答,所提條件盡皆答應,隻求武曹來大營中一晤。

到了約定的日期,武曹果然來到劉盤軍營,還獻上一份見麵禮:監軍李彤的人頭,以表自己不二之心。劉盤大喜,挽著武曹的手說:“你是個爽快人,我劉盤也是個直腸子,此次伐夏綏,我部兵力充足,兄無須費一兵一卒,隻領軍駐守綏州,警戒河東便可,事成後,依約兌現承諾,絕不食言。”

武曹道:“既然兩家聯手驅逐顧氏,弟怎能按兵不動?弟兵微將寡,打大城大邑,力不從心,打小城小鎮綽綽有餘。萬請將軍不棄。”

劉盤大喜,遂與武曹合兵一處,先勸降了成平堡守將李成,南北夾擊綏德,賀墨池棄城逃去夏州。劉豐奉命與李秀元、武曹聯軍攻打夏綏,顧申通稍作抵抗,便棄城逃入邠寧。賀墨池向西竄入朔方境內,被肖恩清逐出,武曹自請提兵去追,賀墨池兵敗,一家老小兩百口被武曹斬殺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