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夜之間,大石城的居民發現自己被這個世界拋棄了,遼闊的草原已經與他們無幹,除了那道巨牆以內的區域,他們哪兒也不能去。可惡的契丹人把他們像牛羊一樣圈禁起來,他們恨,但除了恨,他們又無可奈何。被圍之後他們不是沒有做過抗爭,他們的騎兵和步兵多次出戰,不是全軍覆沒就是铩羽而歸,他們抗爭的勇氣在一點點消失,終至於全無!
貴族們編造的“敵人很快就會退去”的謊言不攻自破。
夏季他們沒有退,秋季他們沒有退,眼看將要寒冬,他們仍沒有任何要撤退的跡象。
圍城的契丹人一定得到了高人的指點,他們圍城的技法十分老練,從夏天開始他們就在距離城牆兩裏地處挖掘壕溝,寬十丈,深一丈,溝底密布樁簽,人馬掉下去一定會沒命,那些樁簽有木質的,也有鐵質的,更多的是竹簽,大石城四周幾百裏內都不長竹子,不知道這些契丹人從哪弄來的竹簽。
契丹人利用挖掘壕溝的土沿著壕溝外側壘起一道土牆,高可一丈,每隔一百丈設一座土堡,那土堡的外形看起來就是一個微縮的碗塔。
看起來契丹人是做好了長期圍城的準備了,他們狂妄無知的大統領竟然試圖一口吞下大石城,這簡直是個笑話,須知大石城自建成以來從未被外敵攻破過。守城者的士氣十分高漲,他們決定要給契丹人一個血的教訓,讓他們見識一下什麼是“千年不落之城”。
但智者也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大石城已經將近一百年未經曆大戰了,僅憑往昔的榮光就能擊退眼前勁敵嗎?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這幫契丹人敢在天狼之子的眼皮子底下圍城,是何等的魄力和膽識?天狼之子對他們視而不見,可見他們一定達成了某種私下交易,光這一手,就足見他們的手腕。
“‘千年不落之城’不會被任何人攻破。”
交戰初始,所有人都堅信這一點。但在幾次完勝大石城之後,圍城的契丹人首先動搖了這個信念,如果大石城的騎兵像娘們一樣軟弱好欺,他們那看似高大的城牆會不會也像奶酪一樣禁不起刀斧?
“大石城遇到勁敵了,百年未遇的勁敵。”
圍城一個月後,大石城的守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又一個月,這種恐慌就在城中蔓延開來。這種認識源於那支被殺的片甲不回的傳奇騎兵。大石城有一支聞名草原的騎兵,騎士們穿著令人炫目的亮銀甲,披著用金線緄邊的銀白色鬥篷。他們座下馬也是清一色的白龍駒。這支華麗的,被稱為“天馬騎士”的騎兵隊,是大石城的驕傲,但卻從未參加過任何像樣的戰鬥,充其量就是一支儀仗隊,但大石城的居民迷信他們,認為他們驍勇不可戰勝。圍城一個月時,在強大的民意壓力下,城主克拉熱違心地派出了“天馬騎士”。
為了不因為“天馬騎士”的潰敗而徹底動搖軍心,克拉熱預先做了鋪墊,他令人放出風聲,說夜空星象表明“天馬騎士”現在正處於一千年來最虛弱的時期,不宜出戰,勉強出征,則勝負恐難預料。沒有人相信這個“預言”,狂熱的居民相信,即便“天馬騎士”處於千年來最虛弱的時期,他們也一定能不負眾望,痛揍契丹人的屁股。
到“天馬騎士”正式出戰時,克拉熱又玩了偌大小把戲,譬如讓一陣風吹折了軍旗,領頭的騎士突然從馬上摔下來,以此警告民眾,“天馬騎士”此番出戰凶多吉少,此乃天意,非人力可以挽回。
文章雖然做足了味,真到“天馬騎士”一敗塗地的時候,沮喪、失敗的陰影還是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大石城會被攻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