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這也是想不通了,怎麼自己想要辦點什麼事,怎麼就這麼難啊。
梁王既然說了這話,下邊的人,肯定是要想點辦法,宋金幹脆的說道:“王,不如這樣,我們給西胡人金銀就可以了,到時候,讓他們自己與幽州貿易就可以了,至於其中的事情,咱們就是裝作不知道就好了,而且,那唐任之既然得知了這件事情,西胡人想要反悔也是晚了,若是他們,不想與王過不去的話,他們一定是會認的,至於說聯盟,與西胡人的聯盟本
來就是利用關係,他們可是北胡人第一個要解決的,咱們不需要考慮這麼多就好。”
梁王聽了宋金這麼一說,也是說道:“既然這樣,那就這麼辦了,西胡人前段時間才是打了一個勝仗,赫連家的王子赫連雲爾與莫赤侯赫奴爾蘭都是讓俘虜了,你們說一說,我們接下來怎麼應對接下來的事情,到時候,等北胡人來的時候,咱們可得能製定有用策略。”
嚴永對於這事情,倒是想了不少,尤其是他在天闕關,這到時候,北胡人少不得就是要打上一打,所以,他說道:“王,咱們騎兵太少,等這北胡人來的時候,隻能先做防禦了,這草原上的事情,暫時可以交給西胡人,咱們可以拖上一段時間,北胡人雖說百萬大軍,但是畢竟這南部草原,若是不與大晉邊塞貿易,可是養活不了這麼多人,隻要等待北胡人這股子銳氣過了,咱們到時候就可以跟這群北胡人好好打上一打,隻要是能讓他們退走就是。”
嚴永所言,就是依據梁王手上強大的國力,與北胡人進行防禦作戰。
這麼做的好處可是顯而易見,首先,避免了與北胡人的直接交鋒,這兵力的損失肯定是在一個可以控製的範圍之內,其次,就是可以穩妥的戰勝北胡人的軍隊。
因為北胡人的這麼多人馬來到南部草原,所求的就是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可以攻破大晉的防線,搶奪足夠的糧草,乃至於奪去大晉一州乃至數州的土地,將北胡人南遷進來。
而這個戰略,其實說來說去,也是沒有什麼錯誤,北胡人舉族南遷,也是沒有了退路,這就是逼的北胡人上下必須要齊心協力,一定要打下晉國。
赫連大汗這麼做,也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在他看來,在他活著的時候,若是還不能在晉國身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若是等他的子孫繼位,那更是沒有任何的可能了,還不如趁著他活著的時候,來這麼一場大的,若是勝利了,怎麼都是好說,若是失敗了,大不了就是回到草原深處好好的歇著就是,反正這西胡人實力弱小,頂天拿下南部草原就算完事,大晉,大晉能長期的在草原上邊待著麼,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赫連大汗也是做好了準備。
而嚴永這麼做,也是看準了北胡人最怕什麼,所以就是使出了這麼個計策。
不過,這個計策好是好,但是對於梁王本身來說,也是有著不少缺點,首先,最為直接的一點就是,若是長期的對峙下去,那麼統帥大軍的梁王不可避免的就是需要在並州長期的待下去,不能回到洛陽,對於梁王在洛陽的勢力,無法做到協調,那晉皇可就是有機會了。
其次,就是梁王這麼做,也是需要糧草的,這糧草從哪裏來,還不是需要從支持梁王的門閥手上拿到,雖說,梁王可謂是大晉門閥領袖,但是這麼做,也會損失梁王的威信,造成這些門閥對於梁王的支持會下降不少。
況且,晉皇一定會抓住這點做文章,到時候,可是有著不少說道的了。
所以,嚴永話音才是落下,李若首先就是說話了,這李若說道:“王,嚴永統領所言極是,甚為穩妥,但是這麼做卻是對於王的威信不利,對於王的大業不利啊,王統帥數十萬軍隊,陳兵北疆,若是與北胡人靜坐不打,天下人如何看到王,還請王明察啊。”
嚴永聽到李若這麼反對,倒是也不惱怒,這也隻是他自己的建議,隻要他提了出來,哪怕是不采用他的辦法,將來有什麼紕漏,也是怪不到他的身上。
這嚴永經過了曆次的打擊,雖說表麵上愈加粗魯,但是內心細膩之處比之往日不可同日而語了。
梁王聽了兩個人的建議,頓時沉吟不語,內心深處,他是支持嚴永的提議的,因為北胡人勢力強大,哪怕梁王也是沒有戰而勝之的決心,若是失敗,對於他而言,將是不堪設想的後果,尤其是,如今晉皇又是上躥下跳,看樣子延壽丹對於他很有作用,他要是熬死晉皇少說也得三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