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工業設計撐起保護傘(1 / 2)

為工業設計撐起保護傘

產業觀察

作者:王漪

即使在快速發展的今天,一項創新技術或是新產品也要經過長期實驗和反複推敲才能問世,眾多暢銷產品飽受抄襲仿造之痛。作為製造大國,長久以來我國都麵臨著如何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課題,其中工業設計是轉變發展中的重要一環。隨著近年來工業設計受到國家和各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提升,與工業設計相關的知識產權工作也逐漸受到各界關注。

工業設計也要講知識產權

以往提到製造業的知識產權,人們最先想到多是用於保護創新技術,而忽略工業設計層麵。2014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幹意見》,是基於轉型升級現實需求的頂層設計和落地發展的有機結合與及時把握,同時也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務實落地,將發展設計服務定位於更高層次,這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對於工業設計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曆史和現實意義。2014年國務院26號文《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則首次明確鼓勵建設與工業設計密切相關的知識產權交易體係,提到在設計領域要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健全創新、創意和設計激勵機製,完善有利於創意和設計發展的產權製度。活躍知識產權交易,促進知識產權的合理有效流通,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綜合能力。

在這一背景之下,日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自主建設,並聯合浙江大學、宜拓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設計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以知產中國為線上平台,通過互聯網、移動終端和實體服務,聯合區域政府、園區、設計機構、高等院校、製造業、專業法律團隊、金融和商業載體,提供與設計知識產權相關的展示、多種模式交易、管理、評估、谘詢和糾紛代理等服務。

“工業設計和知識產權的結合,在2013到2014年才開始被廣泛提及。”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設計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國務院和多家部委自2010年來以來,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需要,先後多次發文促進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和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於2012年底考察廣東設計城,調研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單位毅昌科技。尤其是在今年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李克強總理特地詢問國家知識產權局當前我國設計產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開展情況,並提出要繼續加強設計產業的知識產權工作,鼓勵體現知識資本價值的平台建設。

用知識資本體現設計價值

說到中國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很多人會覺得太過專業,但要是提到解放貨車、紅旗轎車、海鷗照相機或者鳳凰自行車,一定會勾起那些上了年紀的人濃濃的懷舊情。在不斷學習和借鑒國外工業設計經驗,引進國際先進生產設備和技術的同時,我國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工業設計體係,生產出注重產品外觀和實用性的工業產品。很多自主品牌在市場上進入銷售黃金期後,成為眾多家庭中家電和生活用品的“標配”。步入新時代,我國工業設計開始全麵與國際接軌,強調以工業設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人們在麵對更加豐富多樣的商品時,不再一味追求國外產品,反而更加傾向於選擇設計新穎,價格更趨合理的國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