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之下,楊懷平徑直朝著那溫暖的石壁走了過去,伴隨著腳踩在鬆軟雪地裏發出那種瓷實的聲音,他走到那塊溫暖的石壁下,楊懷平抬頭望著石壁之上光芒閃爍,宛如流螢一般,讓人看著眼花繚亂的蠅頭小字,他頓時變的目光熠熠。
石壁下一個個盤膝端坐的人似乎根本沒有察覺到楊懷平的到來似的,他們一個個緊閉雙陽,似老僧坐定一般,一動不動。
楊懷平仔細一看便發現端坐著的人隻是一副副軀體而已,他們的神魂皆是離體飛到石壁前的虛空之上觀摩石壁,看著一行人聚精會神觀摩石壁的模樣,楊懷平也像模像樣的盤膝坐在了石壁之下,他緩緩閉合了雙眼將神魂遁出了軀體。
不知不覺,楊懷平的神魂輕盈的飛到了石壁麵前,他開始打量起周圍飄蕩許許多多的修仙者的神魂來,他們之中有的眉頭緊蹙像是在思考什麼,有的卻是釋然的爽朗一笑,這些人之間的心神皆是顯得異常堅定,這些人之間即便是有人放浪形骸的大笑也無法影響到周圍人,一個個神情清朗澄澈,不摻雜任何塵世的汙穢念頭,直指本心。
楊懷平不再理會周圍的人,而是將目光注視到眼前石壁之上,恍然間,六個大字映入了楊懷平的眼簾。
[朝聞道,夕可死。]
驀然間,楊懷平感到心神一陣悸動,他像是觸摸到了什麼,不過這六個字給他的感覺卻是朦朦朧朧的,就想是隔著一層麵紗一般,虛無縹緲,無法接近。
接下來,楊懷平沒有再去看眼前的小字,而是朝著石壁上的其它字跡望去。
[天地是一個天地,人是天地裏的人,但凡修行的人,便是行走在路上的人,前行的路有無數條,有人走,有人問,無論問道於明人,亦或是問道於盲人,皆不如躊躇獨行!]
看到這一句話,楊懷平頓時感到眼前一亮,他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一種蒼涼,一種孤獨,到更多的是一種寂寞,屬於那些獨上高樓人的寂寞。
楊懷平如饑似渴般的望向了其它的字跡,他的眼神變得精光湛湛。
[何為道,道從虛無生一氣,一氣產陰陽,陰陽成三體,三體生萬物!]
楊懷平腦海之中靈光乍現,他想當了林宏為什麼會說他的寒冷是發自內心的,因為天地一切皆從虛無之中來,所以這天地之間的寒冷自然也是虛無。
楊懷平進而想到回劍峰山巔紫雲觀中所拜師傅白山羊胡子老者所將過的話,所謂五氣朝元,講究的就是一個心境的平和,對外界事物不視、不聽、不言、不聞、不動,心不馳外,情不逐物。
紛紛揚揚的雪依舊在下,而楊懷平的眼神越來越亮,他仿佛在冥茫的暗夜裏尋找到一盞指路明燈一般,心情顯得異常興奮與激動。
漸漸的,楊懷平變成了和周圍人一般的表情,或是沉思,或是朗聲大笑,此時他已全然感受不到天地間的任何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