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運河龍舟(1 / 2)

揚州城,一座聞名遐邇的曆史名城。李白的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讓世人對這個城市充滿了想象。杜牧的一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又道盡了揚州無盡的江南水鄉風光。再一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薄幸名”讓自古揚州出美女的傳言流傳千古,直教人想入非非,豔香滿麵。“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市橋燈火連霄漢,水郭帆檣近半牛”,還有許多詩詞,這些都書不盡揚州這個地方的美。揚州是個朝氣蓬勃的地方,失意人到了揚州,也要高唱“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不過,這些都算是後人對揚州的盛喻了,因為眼前的揚州是大隋朝的揚州。隋煬帝的一句詩“我夢江南好”竟生生打造出一個新揚州。經曆過多年的韜光忍耐,楊廣終於從父兄手裏奪得了皇帝位,登基後的大隋帝楊廣排除異己,中央集權到達空前,他再不用看任何人臉色,多年的壓抑克製令他如謝洪大壩,竟窮奢極欲起來。經過文帝的開皇大治,楊廣現在無疑是一個大財主,財大氣粗!他雄心萬丈,發誓要做千古一帝,還要做千古**一帝!江南好!美女也多。他早在征伐南陳時已經酷愛江南了。隻是早前父兄在,一直未得其便。“我猛江南好”,楊廣終於又要下江南了,行宮大營就設在揚州城。一時間天下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圍在揚州城周圍轉。

正如詩中所描述的一樣,三月的揚州煙雨蒙蒙,垂柳處處,瓊花竟也奇跡般盛開,奇豔芬芳,到處傳不盡揚州的早春風光。可這一年的揚州城除此之外,還處處透著壓抑。

“萬貴千奢已寂寥,可憐幽憤為誰嬌。須知韓重相思骨,直在芙蓉向下消……”隋煬帝到揚州了。

死寂的江都夜,不知又是誰家的姑娘在強顏歡笑?揚州城外,楊柳岸邊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不禁喑喑歎道。深邃的眼神下透著幾分迷惘和無奈。

江麵上,黑壓壓的全是船隻,兩岸的火把和江上的華燈將數百裏的大運河映的通紅。夜嚴肅的像個木人,隻有江心的幾條大龍舟上時不時的傳來陣陣的鶯燕之聲。兩岸的隋兵或十人一隊或十二人一隊,各帶兵刃,來回巡哨,每隔五步都有兩名驍果衛布崗,戒備十分嚴整。

原來,這一年,北起涿郡,南至餘杭的大運河,曆時六年,終於全線貫通了。於是,隋煬帝楊廣又來遊江都了。

六年前,隋煬帝剛即位不久,便有意巡遊江都。楊廣命楊素不惜重金,帶兵十萬,集各地能工巧匠數十萬人趕造高45尺,長200尺的巨型豪華龍舟50艘,快船八千隻欲取道水路而下揚州。造船剛完畢,楊廣便迫不及待地帶著宮娥嬪妃三千人,文武官員並隨從萬餘人,驍果衛十幾萬人,全副儀仗浩浩蕩蕩地從東都洛陽出發前住江南。楊廣及嬪妃隨從駕龍舟,其餘人等坐快船,沿途都有隋軍保護。

由於龍舟太過龐大,根本無法在內河行動,隋煬帝便命武衛軍強行征發兩岸百姓八萬餘人在岸邊用纖繩拉著龍舟,繼續沿水路南下,楊廣還下令沿岸500裏以內的州縣都要貢獻美食佳肴,一時間水麵上迎來送往的船隻每天相接二百裏,其場麵之壯觀亙古不曾有過。

由於龍舟行進困難,行途拖延日久,許多山珍海味還未曾送到龍舟上就都已在半途壞臭了。更重要的是,還誤了看花的時節,大大壞了隋煬帝的雅興。隋煬帝大怒,當即就下旨開鑿一條從洛陽直達揚州的可以過大龍舟的人工河。商議之下,楊廣命人征發河南、淮北民丁100多萬人開鑿通濟渠,從西苑引穀、洛二水入黃河,又從板渚將黃河之水引入汴水,再從大梁之東引汴水入淮水。又征發淮南民丁10多萬人整修疏通吳王夫差所開的邗溝,使這段自山陽經江都至揚子江入長江的古運河整齊劃一,麵貌一新,渠寬40步,渠旁修築禦道,種植垂柳。後來楊廣又征發河北軍民百萬人引沁水南到黃河北達涿郡,稱永濟渠。再發江南民工10餘萬人,開鑿從京口到餘杭的江南河,此段運河長800裏,渠寬10丈,可行龍舟。

這一次,大運河開通,隋煬帝遊興自然更濃,較前次也更為奢侈。楊廣一麵命王世充在江都監建行宮,以供其玩樂,另一麵命人廣征天下美女來與他“同遊”江都,共同感受那盛世的繁華。龍舟到達揚州以來,每日被帶上龍舟的民間女子不知凡幾,可憐有的至死也未能見上楊廣一麵。

還是先回去從長計議吧,這種情況下找人是不容易!龍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接近的。少年人想著往揚州城裏迎賓樓走去。

昔日熙熙攘攘的揚州大街,因為楊廣這個不速之客的到來,氣分變得十分緊張,到處是促急的腳步和凝重的身影,不是親眼所見往日的繁華,很難想象這裏往日的情景。這可是曆史古都,鹽漕中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