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用人有道馭人有方——讓天下英才為己所用(5)(1 / 2)

袁紹大怒,將田豐投入大獄,率兵出征。結果,官渡一戰,袁紹被曹操殺得人仰馬翻,大敗而歸。

這時,獄吏來見田豐說:“與君賀喜!”

田豐說:“何喜可賀?”

獄吏說:“袁將軍大敗而回,君必見重矣。”

田豐很了解袁紹的為人,他笑道說:“吾今死矣。”

獄吏很吃驚:“人皆為君喜,君何言死也?”

田豐說:“袁將軍外寬內忌,不念忠誠。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敗則羞,吾不望生矣。”

袁紹回來,果然以妖言惑眾的罪名將田豐殺了。

在我們現代社會,像袁紹這種容不得下屬比自己強的角色其實是大有人在的。比如,有的人害怕有才能的人調入自己的單位或部門,自己的地位保不住,被人取而代之,於是想方設法要去整這個人。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是要處心積慮地去壓製你的屬下,而是要想方設法,怎麼讓這些比你更優秀的人為你效忠。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說過這樣的話:“你可以把我的工廠、設備、資金全部奪去,隻要保留我的組織和人員,幾年後我仍將是鋼鐵大王。”卡耐基死後,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下這樣一段文字:“這裏安葬著一個人,他最擅長把那些強過自己的人,組織到為他服務的管理機構之中。”卡耐基的成功在於善用比自己強的人。

意大利首屈一指的菲亞特汽車公司是菲亞特集團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世界10大汽車公司之一,在世界汽車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然而這家赫赫有名的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末世界性的經濟衰退的衝擊下,也陷入了困境。它連年虧損,無法進行再投資,被迫將13%的股票賣給了對外銀行。麵對這種困境,菲亞特集團老板艾格龍尼家族大膽起用強過他們的維托雷·吉德拉,任命他為汽車公司總經理,將公司全權交給他獨立經營。

吉德拉管理才華出眾,平易近人,具有不屈不撓而又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性格,老板正是看中他的這些優點而邀請他來任職的。

吉德拉上任後,果然出手不凡,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他首先對公司的管理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之後又對公司的機構以及勞動人事方麵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和調整。上述改革使菲亞特公司一改“老牛拉破車”的局麵,重新煥發出了活力。但是,這隻是為公司的騰飛提供了條件,真正的市場競爭力還在於吉德拉帶領菲亞特打出自己的拳頭產品——用先進技術全副武裝起來的新型轎車“昂羅”,才使菲亞特真正改變了命運。“昂羅”汽車帶動整個公司很快擺脫了困境,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到1984年終於使汽車銷售量達到了100多萬輛,躍居歐洲第一。吉德拉本人也由於經營有方而聞名,被人們稱之為歐洲汽車市場的“霸主”。

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其成功的秘訣在於善於使用比自己優秀的人。郭廣昌作為複星的董事長,畢業於“什麼都沒學”的哲學專業,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專。“身無長技”反而給了他最大的“特長”,那就是什麼問題都要去請教人,什麼事都要找專家。這就逼得郭廣昌必須要學會用人。

對人才具有強大磁力的郭廣昌最大的體會是,一定要學會使用比自己強的人。要學會用你的老師——每個比自己強的人都是老師;要學會用在某個領域比自己強的人——這些人往往就是專家。企業家經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找老師的過程;複星能夠快速發展到今天,也就是老師找得多、找得準。

郭廣昌明白,能不能找到最好的人、有沒有眼光找到最好的人,關係到企業的成敗。最大投資失誤,不在於一個項目的得失,而在於找錯了人。

在知識經濟時代,管理者更需要有敢於和善於使用強者的膽量和能力。在企業內部激勵、重用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就能讓企業變得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有競爭力。

作為一名領導,要想做到樂於用比自己強的人,就必須克服嫉賢妒能的心理。那些生怕下級比自己強,怕別人超過自己、威脅自己,並采取一切手段壓製別人、抬高自己的人,永遠不會成為有效的領導者。

留人三則:放心、誠心、熱心

求安是人生的根本要求,中國人一個“安”字,代表多少安慰與欣喜。孔子希望我們用“患不安”來消減員工的不安,因為“安”乃是激勵的維持因素。然而,員工不可能完全達到安的地步,不安隻能消減,無法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