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天才——安德烈·米耶
安德烈·米耶,1899年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6歲時,由於家道中落被迫綴學從商。其間他當過仆役、侍者、銀行存款員、銀行出納員。在一次猶太人宴會上,米耶結識了前世界銀行總裁的女兒,並成功地娶她為妻,米耶得以在30歲時就成為了法國著名的私營銀行——拉察特銀行的股東。在拉察特銀行工作期間,使米耶的金融天份得以充分的發揮。他成功地拯救了行將崩潰的著名的“雪鐵龍”汽車公司,創立了法國第一個消費者的財務公司。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卻把米耶前期的成就毀於一旦,他被迫攜帶大量現金,與其家人一起輾轉流亡到美國紐約。之後,米耶又略施小計,成功地成了紐約拉察特銀行的總裁,一舉成為戰後華爾街的頭麵人物。米耶在戰後華爾街的一係列兼並收購行為中,不僅賺了近10億美元,而且還為他贏得了“戰後金融投機奇才”的美譽。米耶與房地產巨子紮根圖夫的恩恩怨怨,與華爾街另一奇才基路拔連綿不斷的官司,使米耶屢屢成為美國街頭巷尾談論的焦點。米耶在華爾街上,可以稱得上是個常勝將軍,人人都認為他已經登上了天堂。然而,殊不知,成功的米耶背後卻有一顆十分孤寂的心。1979年,81歲的米耶在其紐約郊外的豪華別墅中病逝,身邊一個朋友都沒有,十分冷清地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
一、收購、重組!做資本營運大師
資本營運被西方經營大師們視作創造財富的魔方。而收購、重組則是資本營運的核心。米耶就是一位傑出的資本營運大師,他的果斷的收購行動營造了股市奇觀,也鑄造了人生的輝煌。
米耶真正立足於金融界還是從他參加拉察特公司之後才開始的。這家公司是由拉察特三兄弟創立的。這三兄弟是從法國移民到美國的。開始時,他們用了9000美元在洛杉磯開了一家雜貨店,但不到一年,一場大火把他們的小店都燒光了,因此他們到了舊金山。當時的舊金山正是淘金熱興起的年代,許多人奔向舊金山尋找黃金。一開始,這三兄弟買下了一家織布廠,還兼營雜貨店生意。生意十分紅火,於是他們又請他們的侄子威爾到舊金山來管帳房。但是,他們很快感到,做這些淘金者的小生意,遠遠不如自己去做黃金生意。
於是,他們就改行經營起黃金買賣和外彙交易來了。1852年他們在巴黎開業,1864年正式成立了銀行。在倫敦、舊金山和巴黎都設立了他們的美國分行。到1880年拉察特公司已成為運送黃金去歐洲的最大的公司了,同時它也是全美最大的證券商業票據的買賣公司。1908年他們出售了舊金山的銀行之後,隻留下三個財務機構,分別設在紐約、巴黎和倫敦。顯然,這些機構的銀行生意是經過十分謹慎的選擇的,而且各自都是獨立經營的。
1925年,威爾主持巴黎的拉察特銀行,他曾做過法蘭西銀行的總裁,是維係美國拉察特公司和巴黎之間關係的重要人物。他對人非常親切,尤其對人才有著驚人的洞察力。當他認識了米耶以後,馬上就確認米耶是他所需要的理想人選。
米耶當年才27歲,威爾一開始就請他作公司的股東。這對米耶來說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於是他欣然同意了。就在米耶進入公司的一年之後,他正式成為公司的股東。雖然米耶所表現出的才華是在市場炒作方麵,但他對此已經不滿足了,有了更遠大的目標,他開始隨時注意有利的機會替公司作大規模的投資。
米耶做了拉察特公司股東以後,開始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1928年收購法國的雪鐵龍汽車公司。
雪鐵龍是這家法國汽車公司創始人的名字,他把自己生產的汽車冠以了自己的名字。1919年,他大膽地宣布他設計的雪鐵龍汽車可以銷售3萬輛,果然,汽車還未出廠就已經銷售一空了。雪鐵龍汽車也一舉成為歐洲名牌。之後,雪鐵龍又誇口說,他的公司可以日產200輛汽車,人人都說他是在做夢,但到1924年他的公司卻已經日產300輛汽車了。於是他的名聲大噪,甚至能在巴黎鐵塔旁邊用25萬支電燈泡來裝飾他的名字和他的品牌,使整個巴黎都對之刮目相看。同時,雪鐵龍是第一家把分期付款引入法國的公司。這項業務是由其分公司沙伏公司負責的。這對米耶啟發很大,既然汽車可以通過分期付款來購買,那麼房屋、家具等等又為什麼不可以分期付款呢?
拉察特公司剛好是雪鐵龍公司的大股東之一,很自然米耶就把自己的構想獻給了雪鐵龍這個大闊佬。米耶的建議是:拉察特公司和另外兩家銀行收購沙伏公司,使它變成法國第一家消費者的財務公司,專門從事各種分期付款的業務,而沙伏公司並不必自己負責銀行方麵的事情。
最後,這一收購行動在雙方的協議下取得了成功。另外兩家參與者,一個是目前全美最大的財務機構——商業投資信托公司(BIT公司),另一個則是極有名望的摩根銀行。三家公司平分股權。在收購完成以後,沙伏公司的分期付款業務得到了極迅速的擴展。米耶此刻感到他急需一個幫手,於是他找到了正在柏林學習的基爾。在基爾的積極活動下,米耶得以與美國最大的家庭用品公司加雲尼圖公司簽約,這使得他們獲得了巨大的財源,即使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也有現款可收。二戰前後,法國許多公司都向沙伏公司申請分期付款合作。
米耶力主的這次成功的收購行動,使他在拉察特公司的地位穩固下來。他用行動證明,自己不僅是炒作的高手,同時更是一個有能力、有遠見的財經投資專家。他不僅具有構思大項目的才能,同時也表現出在執行計劃時具有驚人的決斷力和毅力。
米耶收購沙伏公司成功以後,仍然每天早上回公司研究當天的外彙買賣計劃,因為此時拉察特公司的外彙買賣已經做得很大了。
1933年,法國經濟出現了大衰退,雪鐵龍汽車製造公司卻仍在不斷擴張。到1934年負債已多達2000萬法郎,債權人共計2100多人。這樣,公司被迫裁減員工10%的工資,結果導致工人罷工,公司陷入了癱瘓。3月份,在債權人的逼迫下,人們紛紛要求米耶接管雪鐵龍汽車公司,以挽救公司的命運。
米耶經過認真分析以後,發現這個汽車公司不僅有救,而且發展前景也是十分可觀的,關鍵是要裁減費用,爭取到新的資本投入,使債務減少到1300萬元左右,則可以渡過這一段財務危機。於是,米耶就正式行動起來,開始接手雪鐵龍公司。他利用自己良好的社會聲譽和與銀行界的良好關係,說服了雪鐵龍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把他的660萬債務轉換為股本重新注入雪鐵龍公司,並由拉察特公司出麵,收購了雪鐵龍公司20%的股權,從而使這家汽車製造公司立刻走出了危機,恢複了信譽,重新走上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這次挽救和收購雪鐵龍公司的成功,再次使米耶成為了法國財經界的紅人。法國工業家和外國銀行家們到巴黎時,無不去拜訪米耶。
如果德軍軍隊不進入巴黎,隻要威爾退休,米耶就極有可能升為法蘭西銀行的總裁。
1939年德軍進攻波蘭。米耶馬上讓其家人到了法國西部,自己仍堅守在巴黎工作。米耶對自己的處境是十分清楚的,作為一名著名的猶太人銀行家,主持著著名的猶太銀行;1938年主管一個救濟猶太人的委員會,使大批猶太人逃離納粹德國。如果他不離開,將來一定會進集中營的。
於是,1940年米耶變賣掉他所有的有價證券、不動產,帶著所有可以帶走的現金與家人一起離開了故鄉法國,南下西班牙,後又轉往葡萄牙,最後終於到達美國,定居紐約。
1941年2月,巴黎的維其爾政府關閉了21家猶太銀行,其中就有拉察特公司。
二戰結束以後,米耶已經是美國公民了,他把根被迫紮在這片更使人激動的大陸上,並在此寫下了一係列輝煌的並購傑作,被業內人士譽為“戰後的並購大王”。
米耶在電力公司的股票上大賺一筆之後,就已開始熱心二級市場的標購行為。經過反複分析和權衡,他決定把他的第一個標購目標選定在德州馬達多公司的一個牧場上,以此來練練手,為以後的大規模並購行動積累點經驗。
這個德州的牧場,占地80萬英畝,僅次於德州最大的王家牧場(90萬英畝),關鍵是具權威人士研究表明,該牧場下麵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其價值遠遠大於目前作為牧場的價值。於是,米耶力邀列文兄弟公司和羅蘭公司共同對馬達多公司的這塊牧場進行收購。
1950年12月,收購談判正式進行。當時的馬達多公司股票在紐約股票市場上的市價為每股7美元,米耶則以237美元的價格進行整體收購。經過多次談判,這塊牧場才於1951年8月分成16個小牧場分批成交完畢。直到1959年聖誕節,米耶才以18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這一牧場,淨賺了1500萬美元。本來,對於一個金融投資家來說,用了近10年時間,才賺到這麼一筆錢,應該是算不了什麼。殊不知,正是對這一塊牧場的收購吹響了米耶大規模並購行動的號角,好戲還在後麵呢!
在紐約站住腳以後,米耶的威望與日俱增,已經大大地壓過了威爾。威爾心中也十分清楚,以自己的才幹和能力是鬥不過米耶的。威爾主動退到了副手的位置,準備一心一意地輔佐米耶,助其成就一番大事業。於是,米耶於1951年正式成為了拉察特公司的董事長兼執行總裁。
大權在握的米耶,在馬達多牧場的收購中初試身手以後,早已躍躍欲試了。但是兼並和收購公司是一件十分複雜的工作,尤其是它將涉及到美國極其繁雜的法律,沒有一個優秀的律師作助手,可能會使你處處碰壁。
於是,米耶找到了依比斯達。依比斯達畢業於哈佛法學院,早在1928年他就幫助道奇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進行了成功的合並,從而在華爾街上名聲大噪。1938年,他創辦了化學投資基金會,成為美國投資基金的先軀。
依比斯達比米耶大11歲,但在對待金錢上與米耶有著同樣的偏愛。兩人誌趣一致,性格相似,想法又不謀而和,因此很快兩人就走到了一起。在以後的收購與兼並行動中,兩人進行了最有效的合作,被譽為紐約證券市場上的雙子星座。
兩人合作收購的第一家公司是由美國橡膠公司控股的亞達高加斯資料公司。這家公司出產的產品是用作提煉石油和采油井的材料,在美國該行業中居主導地位。米耶十分看重這家公司的行業獨特性以及良好的業績增長率,於是在1952年4月22日,他和依比斯達共同出資450萬美元收購了該公司,其中依比斯達的225萬美元是從萬國寶通銀行借貸來的。米耶收購亞達高加斯公司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還在於該公司還擁有50%費圖勞公司的股權。而費圖勞公司是當時第一流的出產提煉重油化學品的公司。在整體收購了亞達高加斯資料公司以後,依比斯達和米耶立即把費圖勞公司的股票賣出,當場就獲利550萬美元,已經超過了收購亞達高加斯資料公司的全部費用,剩下來的該公司的股票就成為淨賺了。於是米耶就並不急於把亞達高加斯公司的股票出手了。一方麵他要待價而沽,另一方麵他想把該公司作為他進行收購兼並的一個工具,以亞達高加斯公司的名義來完成他的新的並購行為。
1952年感恩節時,米耶又通過亞達高加斯公司收購了一家礦產公司,並把二者合並為亞達高加斯礦化公司。
1954年,米耶把這家公司又與愛查兄弟公司合並,組建了泛美礦化公司。通過這一係列的購並行為,米耶和依比斯達手中執有的該公司的股票已經上漲到每股227美元了,公司的市盈率已高達40倍。此時,二位才決定見好就收。於是開始拋售了436萬股泛美礦化公司的股票,共贏利950萬美元。而且拉察特公司還持有該公司35萬股股票,價值約700多萬美元,等待以後更好的機會再出手。如此算來,經過這幾次的轉手,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他們已經把450萬美元的投資增加了4倍。
然而,這隻不過是兩人合作的開始。
1950年底,一家名叫菲利浦兄弟公司的金屬材料進出口貿易公司,正在尋求上市。該公司的貿易額已達2億美元,利潤也達到了600多萬美元,是一個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公司。由於該公司創始人是德國猶太人的移民,因此他們就來求教於米耶了。米耶和依比斯達目前也正在積極地尋找獵物,麵對這位求教者,不禁使他們靈機一動,何不讓菲利浦兄弟公司和一家上市公司合並,來一個“買殼上市”呢?於是,1960年7月,他們把菲利浦兄弟公司和其泛美礦化公司合並,成立了菲利浦礦化公司。該公司在合並後,經平攤,上市的市價為每股20美元,然而僅在一年之內市值就上升到了每股38美元。這次並購,不僅使拉察特公司得到了10萬股菲利浦礦化公司的股票作為傭金,還使其原來執有的35萬股該公司的股票市值由每股20美元上升到了每股38美元,二者合計,拉察特此次共賺了940萬美元。